滑向退市边缘的速递易,为何高速失控?产经
智能快递柜的江湖,本算不上江湖。
更确切地讲,并不是每个人,或每个企业都能混的江湖。或是资本市场激情的冲动,或是转型企业失控的野心,或是创业公司盲目的跟进,终是催生出一个不尴不尬,不热不闹的“外围”江湖。
实在想不通的是,智能快递柜本属快递企业内控成本,外延服务的网络基建和技术升级的业务范畴,为何那么多的“外行”要以第三方运营的角色冒然进入?
要知道,没有一定规模性的基础快递业务支撑和内部输血,智能快递柜的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其商业价值也是根本激不活的。
坦率地讲,对于第三方运营的智能快递柜企业而言,仅凭在社区立几组铁皮柜体,装块电子显示屏,再开发个APP,然后就想上拢快递B2C业务流量,下控社区O2O信息入口,是太过天真的想法。
特别是在国内社区管理极不规范,社区配套极不成熟的前提下,进驻社区的谈判成本和管控风险都显得畸高,无疑更是痴人说梦。
为什么要做智能快递柜
从行业层面分析,智能快递柜的市场或许还不成熟,但它的存在及迅猛发展,又有着时代的合理性及必然性,在快递物流业转型升级的产业链条中,也必然具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理由有二:
一、订单海量且高速增长的快递业,无法回避人力成本过高、配送效率过低的现实困境。2016年,我国的快递总业务量已达到312.8亿件,同比增长 51.4%,而过去6年中,基于网购需求的电商快递市场急剧膨胀,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了50%。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更是会达到惊人的700亿件。日均1-2亿的快递总单量,纯粹靠快递员人工上门送取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被人力成本不断挤压的快递公司,已处在微利的危险边缘,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利用高效且智能的柜体服务替代成本高昂的人工,已是不可逆的变革趋势。
二、智能快递柜是解决电商最后100米配送难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也是中国式社区管理最为认可的服务模式。24小时提供不间断服务的智能快递柜,不但可以帮快递员节省时间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重复投递次数,而且也方便用户随时提取,且有保护用户隐私,满足社区安全管理等多重功效。
然而,智能快递柜作为物流服务链条里的基础设施(工具),其内嵌式的天然依附属性,决定了无法以第三方运营或“外包”的形式独立存活。形象点解释,就如无法单独组建一个巴枪公司给快递公司使用那样,智能柜当然也不能。
这也是为何那些嫁接了快递业务的平台级电商巨头,或更应该,也更有条件去做,可对智能快递柜却一直持观望且保守的态度。譬如亚马逊、京东、阿里等,其自提柜的铺设,都依然处在战略性的试探或试错阶段。
速递易为什么败得那么惨
作为快递柜第三方运营公司的标杆企业,速递易是一家集幸运、尴尬和悲情于一体的“非天命”公司。
说幸运,是因为它趁巨头打盹的时候,在O2O风头最好的时候,以抢占社区最后一公里(100米)入口的名义,吃尽了市场和资本的“风口”红利。自2013年11月,速递易的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配股公告,计划募集资金7.5亿元,加码快递柜业务开始,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其股价就从4元/股一路狂飙到40元/股,其市值曾一度突破400亿元大关。
三泰控股K线图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好的风口,会被速递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抢去。说来也是命好,速递易所属的技术公司,曾受一家著名快递巨头的委托, 介入过智能快递柜的前期研发工作。但由于当时快递巨头在战略层面还在做 布局,智能快递柜一直处在隐秘性的内部测试阶段,从而被急于转型,寻求突破的三泰控股抢了先机。
说尴尬,是因为“速递易”一直在以最不恰当的方式做自己最不擅长、也是最不应该做的事情。这个层面的尴尬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战略卡位上。资本层面华丽的泡沫,让速递易彻底迷失了自己,错判了方向。迷醉在资本幻影里的速递易,竟然真以为自己已经强大到可以和快递巨头平起平坐,对等博弈的地步,早早就悍然举起”第三方运营”的独立旗帜,后来又是迫不急待地收割,这在事实上都是战略性逼迫或催生强劲的竞争对手,残忍点讲,就是自我做死的节奏。
既无技术垄断自信,又没品牌势能,仅占据先发优势的速递易,最聪明的战略卡位做法,其实也不外乎三种选择:
一是傍势连横,在顺丰抛来橄榄枝时,主动臣服事强;二是聚力合纵,抢在丰巢之前,联合四通一达,形成利益捆绑;三是借壳托底,借资本市场利好的风口和A股的概念优势,或借壳给更有实力的关联实体企业,或寻求更大的金融大鳄、资本巨头来站台托底。
然而速递易最终选择了最失策的战略,那就是一个人玩。妄想借区区几十亿的资本势能,布局卡位一个千亿级规模的潜在且不成熟的市场。于是,错位的企业命运悲情便不可避免汹涌而来,纵是再努力也于事无补。
或是缘于传统业务飞速下滑的压力,或是缘于对智能快递柜过于乐观的期望,三泰控股自2013年11月募集第一批7.5亿元资金始,就进入快节奏的高频自助融资之旅——2014年6月,通过配售募集7.12亿元;2015年1月,通过定增募集29.4亿元;2015年11月,通过定增再募28.7亿元。
钱是融了不少,花得也很痛快。公平地讲,速递易的业务数据增长也很漂亮。到2015年底,速递易业务已扩张至79个城市,全年新增网点3.4万个,营业收入也从2013年的126万元增至2015年的3.09亿元。按照速递易当初的乐观估计,2016年的年营收和净利润更是要分别达到惊人的13.27亿元和3.17亿元。
三泰控股业绩图表
然而,在速递易高歌猛进的网点大跃进背后,是特别不堪,甚至非常可怕的亏损数据:2015年亏损3792.8万元;2016年亏损12.69亿元,同比下降3244.99%;2017年一季度,亏损也将近3000万元。
如此惊人的财务数据,已让人莫名惊诧了,而年报里对亏损的解释,核心理由更是漫不经心,并牵强得不可思议:因为预留了部分广告位。
2016年的财报如是说,2017年一季度财报还是这样说,好象预留的广告位在孵金蛋似的。
真是无法想象,一个市值曾高达500亿的上市公司,其业务模式竟然如此单一,其赢利套路竟能这般随意!
荣光背后的多重隐患
速递易还有三组财务数据值得深思,需要警惕。
一是2016年公司的总资产是48.77亿元,同比下降了29.07%,理由是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大幅下降、公司归还借款及支付供应商货款减少相应资产所致;且不管这些理由合不合理,若按这样的节奏下去,速递易的家底会很快败光的。
二是2017年1月底发布的《2016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又不好意思地公布了两笔财务损失:一笔是因早期铺设的设备提前淘汰,造成损失约6630万元;另一笔是早期开发的平台及软件也要淘汰,造成损失约1370万元;这些也都间接说明速递易的先发优势,除了速度和决心外,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太过欠缺,核心竞争力实在堪忧。
三是当初以溢价217%代价,花费7.5亿元收购的烟台伟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其营业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平安财险和平安人寿的互联网推广业务,存在单一大客户的风险。而当这一风险变成事实后,竟然一年多的时间手足无措,缓不过神来。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初收购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想做社区金融。但速递易想依靠智能快递柜做社区金融,本身商业逻辑就很不通。两年多的实践也证明,至少速递易是没有能力和机会跑通这个模式的。
在一系列惨淡的事实和数据面前,除了过剩的诚意和野心外,我们无法相信,速递易有能力和实力去实现未来三年总投资超过200亿元,通过打造“速递易”、“金惠家”、“家易通”、“维度金融”等服务平台与品牌,实施“十万千”发展战略,推动公司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转型的任务和目标。
速递易是否会被收购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的速递易,在经历过一番过山车般的股市刺激后,终是被打回原形,市值回降到93亿元,不及最高点的五分一。更令人担忧的是,连续两年巨亏的速递易,已经到了被强制退市的危险边缘,目前处于停牌阶段,同时紧锣密鼓动地筹划重大资产重组,酝酿最后的反击。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在全国拥有5万多个社区网点,号称行业第一的速递易,还有多大的收购和重组价值?
坦率地讲,收购和重组的价值肯定是有的,但有多大值得商榷。
一是取决于网点布局是否合理,以及优质社区网点的占比;
二是取决于快递柜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的质量。如果都如速递易淘汰的那批一样,返厂维修升级及软件兼容成本过高,那就远不如铺放新的柜体,打造新的平台划算;
三是取决于与收购(合作)对象的战略布局匹配度和融合度。简单来讲,就是为收购而收购,换个财主的意义不大。速递易团队跑不通的,不是简单换个团队就能跑通,更不要说想跑赢。
纵观智能快递柜的江湖,一路抢跑的速递易,虽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虽是跑马圈了一大圈地,但方向错了,方法错了,一切人为的野心,数据的狂欢,到头来可能都是虚无的泡沫。
需要郑重提醒提的是,在互联网变革大潮中,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可能成为独角兽,也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容易被洗牌。
不具备足够能量势能的企业,面对一些诱人的商业愿景,便是走得再超前、想得再明白,最终也只能始于眼馋,止于眼馋。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