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与失业率创历史新低的真相洞见

/ 苏宁财富资讯 / 2017-06-17 09:18
美联储本周再次加息,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加息的首要理由是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最新数据也显示,5月份美国失业率为4.3%,创下16年来新低(上一次失业率达到此低...

美联储本周再次加息,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加息的首要理由是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最新数据也显示,5月份美国失业率为4.3%,创下16年来新低(上一次失业率达到此低位水平还要追溯到2001年5月)。大量的分析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处于充分就业阶段。事实的真相是什么?除了美国经济稳健复苏的原因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在助推美国失业率屡创新低?

美国失业率走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不可否认,美国失业率持续走低,主导力量仍然是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创造的大量新增就业。

自美国经济走出危机以来,以2010年1月新增非农就业数转正为起点,至今年5月美国经济累计创造了1635.7万个非农就业岗位,相应地,美国失业率也从10%高点下降到4.3%,下降了5.7个百分点。

在此,我们把本轮美国失业率下降周期与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分别在1994-2000年和2003-2007年的两轮就业增长周期进行一个初步比较:1994-2000年,美国新增非农就业总数为1959.6万个,同期失业率下降3.2个百分点;2003-2007年,美国新增就业总数825.2万个,失业率下降了大约1.8个百分点(参见下图)。

显而易见,在当前美国就业增长周期中,失业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所需要的新增就业岗位数,大幅低于前两轮周期的新增岗位数。背后原因是什么?值得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有必要简要描述一下两个关键概念——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

失业率是指没有工作但在劳动力市场上积极寻求工作的人占劳动力人数百分比,用于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反映美国失业状况主要指标,即失业率=失业人口÷16岁以上劳动力人口。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即劳动参与率 = 16岁以上劳动力人口÷16岁以上社会总人口。

只有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相结合,才能更全面综合地反映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情况。事实上,本轮美国失业率大幅下降,根本动力来自于新增就业岗位数增加和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两方面,二者对美国失业率下降的影响旗鼓相当。

在此进行一个不十分精确的概括性匡算:本轮经济复苏周期中,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数与克林顿时期(1994-2000年)大体相当,是小布什时期的两倍。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本轮周期新增就业岗位数,对应的美国失业率下降应在3个百分点左右。然而,现实情况是,2010年1月至今,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两者之和为5.8个百分点,与本轮失业率降幅(5.7个百分点)基本相当(参见下图)。由此可见,本轮美国失业率下降幅度之所以高达5.7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贡献功不可没。

哪些因素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

如前文所述,美国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是美国失业率创历史新低的关键因素。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美国劳动力人口净减少42.9万人,这是导致美国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又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人口结构的整体老龄化。就目前来看,相较于日本、欧洲等国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美国的人口结构仍较为年轻。然而,自2005年以来,美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增速快速上升,2008年首次突破了2%,2012-2015年连续四年保持在3%以上增速,与此同时,美国总人口增速却不断下降,至2016年已降至0.69%,且与老龄人口增速的裂口不断扩大(参见下图)。而人口结构的整体相对老龄化,无疑是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高龄劳动人口比重大幅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婴儿潮”(1947-1960年)后期出生的美国人,目前也都进入了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57岁以上高龄阶段。按照美国劳工部划分的16-24岁、25-44岁和45-64岁三个年龄段及其统计数据,25-44岁年龄段劳动参与率最高,另外两个年龄段劳动参与率相对较低,特别是45-64岁高龄劳动人口在传统制造业中积累的劳动技能已难以适应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这些人的群体性画像大致为:婴儿潮后期出生、学历较低、白人、钢铁和 等产业工人。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复苏稳健,2016年GDP达到16.67万亿美元,较危机前2007年峰值14.87万亿美元增长了12.1%(参见下图),但2016年美国工业总产值(3.63万亿美元)仍低于2007年的历史峰值(3.8万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高龄产业工人长期失业状态使得他们主动放弃进入劳动力市场。因此,尽管他们仍未达到退休年龄,但却不被统计在经济活动人口中,这些人群被称为“被遗忘的群体”,他们也是特朗普在“铁锈”地区的坚定支持者。

最后是年轻人就业意愿和动力不足。如上所述,16-24岁年轻人与45-64岁人群相似,劳动参与率低于25-45岁人群。美国劳工部指出,截至2017年5月,在16-24岁的美国年轻人中应就业而未就业的比例高达15.2%,个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一方面,近十年来美国新增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互联网等相关中高端产业,而对高等教育要求较低的传统制造业岗位数日渐萎缩,加上其他国家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才涌入,许多美国年轻人不得不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延长受教育时间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网络游戏的兴起,美国年轻人沉浸其中的不在少数。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 Erik Hurst的调查研究指出,年轻人有四分之三的休闲时间可能在玩游戏和电玩。此外,从美国“啃老族”比例大幅上升现象也可看出年轻人就业意愿和动力不足——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显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年轻人只有20%左右与父母同住,2016年美国18-34岁年轻人有32.1%与父母同住,就业率下降、工资停滞是美国“啃老族”兴起的主要原因。

综合来看,美国经济的稳健复苏创造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是美国失业率屡创历史新低的主要动力,但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也在于美国劳动参与率的持续走低。这一趋势反映到美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人口结构相对老龄化,特朗普铁粉——传统制造业高龄劳动人口因长期失业主动退出就业市场,年轻人或延长就业时间、或不具备竞争力成为“啃老族”。这些现象正是在美国失业率屡创新低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仍在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增加制造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