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曾帮助塑造文明,技术变革却引发恐慌业界

/ 网易科技 / 2016-05-24 15:58
如果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还活着,他会如何使用Twitter?宣布自己午饭刚刚吃了什么?大胆预测艾美奖?斥责美国社交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或许不会,但...

纸张曾帮助塑造文明 技术变革引发恐慌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如果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还活着,他会如何使用Twitter?宣布自己午饭刚刚吃了什么?大胆预测艾美奖?斥责美国社交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或许不会,但他可能会留下线索,就如其名言:“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除了发推文,柏拉图将如何对人类现代交流方式改变做出回应?在柏拉图的时代,人们通常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记录下来,他担心书面语过多会减少我们对记忆的依赖。柏拉图认为,工具让人类少了人性而更像机械,因为一旦东西被记录下来,就不再是人类内心的东西,它们不再可靠,因此也变得更不真实。在《斐德罗篇》(Phaedrus)中,柏拉图再次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扰。

而作家马克·科尔兰斯基(Mark Kurlansky)在新书《纸张:翻阅历史》(Paper: Paging Through History)中,试图利用看似平凡的事物来展示广泛的现象,即历史对颠覆性技术的态度。他的问题是:人类如何吸收和传播信息?他的答案有助于理解世界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过去几个世纪,写作材料已经改变了数十种。科尔兰斯基写道,粘土片统治了3000多年,比纸张的历史悠久得多。因为它们具有造价便宜、制作方便、易于使用的优势。但是粘土片也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为此,人类开始使用纸莎草纸,这是在沼泽地区发现的芦苇植物,但其易于腐烂。蜡是另一种替代品,但其更适合一次性使用。接下来是羊皮纸,利用动物皮毛制作。可是要想完成一本书,需要多大200多只动物贡献毛皮。

科尔兰斯基写道:“在这些发明中,有些人将羊皮纸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他人则选择抛弃它。”这种态度是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担忧所致。羊皮纸比纸莎草纸更耐用,也可以避免受到埃及纸莎草纸垄断影响,但其依然相当昂贵,制造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统治者也担心文化水平提高,新的思想传播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统治。库尔兰斯基说,于是新的想法出现后,需要以新的方式记录下来。它必须像蜡那样用后即可抛弃,像树叶那样轻便,像粘土那样廉价,像羊皮纸那样耐用。

许多当代学者认为,中国人首先发明了造纸工艺。且随着时间推移,各种各样的中国发明帮助纸张变得越来越结实、越来越薄,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随着这些发明的扩散,也帮助数学、天文学、医学、工程学、农业以及文学等知识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包括西方。 但是欧洲显然落后了,目前还不清楚为何欧洲大陆使用羊皮纸如此之久,而非像其他地区那样很早就采用了纸张,这阻碍了欧洲的进步。直到13世纪,许多国王或王子还都是文盲。

至于欧洲人为何最终改用纸张,最有可能是因为其便宜。他们首先用纸抄写更好的《圣经》,并迅速依靠纸张制作其他东西,比如货币和存单等。随着各个帝国的扩张,欧洲人开始了解更多其他进步文化。欧洲开始变为不同的地方,一个发现推动其他发现不断前行。

但是这种传播知识也存在局限性,毕竟编修书籍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手工印刷和口述抄写,这让书籍依然非常昂贵。但是对书籍的需求不断增长,到14世纪,造纸术已经成为欧洲普通工业活动。印刷术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速度。可是,就像柏拉图一样,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进步。

科尔兰斯基称,许多人抱怨新变化的出现。就像其他新出现的技术,许多人对纸张大肆攻击。有些人认为其很野蛮,有些人认为其是文明的终结者,还有人认为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威胁。早在8世纪,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就曾抱怨更多纸张导致更多写作出现,从而产生更多官僚作风。此后,由于书籍刚出现,十分罕见,因此拥有独特魔力,能够大规模印刷书籍的打印机被怀疑存在危险的政治议程,甚至早期书商被视为魔鬼代理人。

当书籍出现后,文士们看到自己的工作受到威胁,同时担心新的风气完全取代旧的风气。但是活字印刷并未立即取代手抄书籍,许多人依然偏爱手抄本,正如今天的许多人依然喜欢印刷书籍而非电子书,或喜欢手工缝制的衣服而非工厂流水线制作的批量产品。这些担忧通常代表了技术的共性:当新技术被发明出来后,其通常拥有无法阻挡的优势。

科尔兰斯基写道:“社会发明技术以适应正在发生的变化。”与杜甫的担忧相反,写作没有产生中国官僚,官僚反而促进写作。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并进化得越来越复杂,它需要写作,这推动寻找更好的写作材料。

科尔兰斯基以新闻行业的发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新闻行业的命运与纸张的历史联系更为紧密。美国首位媒体大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不仅发行报纸,还对13家造纸厂感兴趣。1753年,富兰克林与同事被任命为副邮政大臣,随着跨殖民地邮政业务发展,这对报纸的崛起更有好处。在随后数十年中,纸张变得更加廉价。这促使民众接触到更多书籍,新思想的传播也更为广泛。

在接下来的200年中,美国报业急速发展,在与无线电、电影以及电视的激烈竞争中进化。可是,随着读者开始转向数字平台,报纸开始举步维艰。报纸面临的威胁不仅是人们不想再阅读它们,而是其最初建立的经济模式基础已经不再有效。在旧有机制下,报纸行业的全部信息都与广告捆绑,其经济规模能够更好地配合丰富的新闻。如今,数字平台正围绕着雾化模型组织,广告与个人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再加上与互联网的无限空间相结合,形成数量价值超过质量价值的新经济模式。

当前状态并非技术所致。科尔兰斯基写道:“这只不过对我们需求的回应,我们总是需要更快、更廉价、渴望联通。这些需求促使我们走到今天,这是个罕见的状态,我们面临的挑战并非缺少信息,而是信息量太大。”批评这种事态的人不应该被视为勒德分子(即反机械化以及反自动化观点的人),有时候他们的抱怨也是对的。

科尔兰斯基认为,这些“困境”的答案必然会导致某些新的创新出现,或许是更好的过滤器、更可靠的“看门人”,也可能是更有效的经济模式,因为变化与抵制变化总是形影难分。

【来源/网易科技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