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到底是个什么鬼?整个赛季的走势又是如何呢?业界
一、 拐点的到来
个月前,随着张小龙的一声哨响,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
如图,吹哨的时间是2016年的9月21日。这一天,张小龙在朋友圈宣布了微信小程序。做小程序这件事,腾讯已经憋了很久,为什么是9月21号才宣布啊?既不是2015年,也没有等到2017年,那为什么选择的是2016年的这个时间节点呢?如果再告诉你另外一个消息,就有点意思了:那就是在同一天,百度出售旗下91无线的 iOS 业务,这个曾经花了天价19亿美金的业务,卖给智度股份(000676)下属全资子公司福建智度。这互联网圈内一高调一低调两个事件,宣告的是App分发时代的结束,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较量。
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今年9月21日,分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是高调的求变,另一个是低调的剥离,但都是对现有模式的看衰。
站在成本的视角,逻辑链条是这样的: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渠道获客成本增高;渠道获客成本增高,必然转移给下游的App,导致App运营成本增高;APP运营成本高,转移给VC的同时,也对APP的模式进行分化;刚要转移到VC资本头上的时候,资本方宣布资本寒潮来了,烧钱和输血终止,然后就是尸横遍野,一片哀嚎。
具体说,受人口红利的消减,小米、应用宝、91助手、360作为渠道他们的获客成本也大幅攀升,作为稀缺资源的渠道,他们将成本转嫁给下游的APP移动互联网公司,包括像新浪微博这样的编外媒体也顺势抬升自己的流量价格,导致APP整体获客成本高企不下,渠道成本的抬高就像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后续一连串的市场反应,这一成本的抬升就像抬起水面的堰塞湖,淹死了个子矮的APP,同时也将成本传递给了VC,后续的VC一看形势不妙,高呼资本寒潮,纷纷停止供血,导致又一批APP死掉。于是APP的模式出现分化。
接上面对App模式分化的逻辑推导,高额的获客成本导致,只有真正好模式的APP才能运营下去;而事实是,一开始大家就抢的是最大的市场最好的模式,而后续可以选择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一边是成本的升高,一边是可选做市场空间变小,就像两把刀子合成一把剪刀,最终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希望给绞死了。
上半场结束。
(所谓后续APP可选择的市场空间变小指的是:好比一个大罐子,我们要塞满他,成功的策略是,先塞大个的,比如西瓜,然后是苹果橘子,然后才是核桃,最后才是绿豆小米。在现有模式下,越到后来,空间越小,无论是市场空间、适用人群、适用频次都在急剧下降,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元素占比在急剧萎缩。而与此同时,获客成本却在逐月上升,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始固化,注意力已经被锁定,来自市场的获客成本却在急剧上升。此消而彼长,这个平台上的创新空间和创业机会就没有了。)
二、 上半场的逻辑
马后炮的小结一下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的几个逻辑:模式验证、三波浪潮、时间窗口。
模式验证
所谓模式验证,就是从三个维度独立验证。第一个是市场规模,就是通常投资人嘴里的赛道长短,滚雪球要找长赛道,才能滚的大。
第二个是规模效应,规模越大,利润率越高,所谓越有规模越挣钱,这是一条铁律。如果一个业务模式在小规模下盈利,但规模大了反而不盈利,这样的模式肯定是成长不起来的。
第三个,也是最有意思的,就是赌非线性增长。就是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系统出现相变,开发出更大的市场需求,业务增长更快了,整个商业模式和公司生态呈现出一个新物种。好的公司,都是经历了几次相变,整个公司一直在不断的演化,有的是一开始是个工具,随着业务的增长,变成了社区,随着业务的运营,变成了平台,最后走向生态。
除了上述的三个维度之外,还有就是时间窗口的问题,“为什么是现在?”以及“如果是现在?”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各种模式、设想都曾经存在过,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创新,关键要回答和验证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现在?”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是现在又该怎么办?”你有技术门槛,商业模式门槛,这些能帮你建立和维持优势吗?显然不行。那该怎么办?这就是上半场验证出来的执行力——饱和性攻击。关于饱和性攻击,在本文有专门的文字描述。
三波浪潮
所谓三波浪潮,指的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之后,有三波商业浪潮依次展开、依序而来。这三波商业不仅有迹可寻,有其固然的规律,而且还可以指导未来对商业机会的捕捉。比如,在PC的互联网时代,第一波就是门户,然后最有利的位置就是搜索的机会,然后才是社交。
那么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三波浪潮分别是工具、娱乐、本地商务。这点早在2011年的时候就被人预言了——创新工场的汪华。他比较早的看清了移动互联网的几个大机遇,并且梳理出从基础工具、娱乐和本地商务这三个大阶段来进行投资布局,详见下图。
三波浪潮图(本图来源互联网)
这是新技术与市场需求媾和的产物,绝大部分新技术都没有能够得到推广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需求。而任何一个新技术之所以能够遍地开花,一定是跟需求的结合。移动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三波浪潮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的规律。下一波AR平台中,是否依然暗合工具,娱乐,商务这三波浪潮,逐步渗透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时间窗口
这个逻辑本质上讲的是执行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趋势或机会一旦暴露,就会有无数强手像苍蝇一样蜂拥而至,留个大家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
技术上的能力、商业上的能力,融资上的能力,都是很多公司引以为傲的能力,但都不足以构成门槛。那么什么是必杀技呢?跑得快,对但不确切。以小米和滴滴为例,两句话:一是“暗度陈仓”,就是一开始尽量让你看不懂;二是“饱和性攻击”,就是一旦你看明白了,发现来不及。
所谓饱和性攻击,是原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在美苏争霸时期,研究使用反舰导弹打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时制订的一种战术——即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弹,使敌航母编队的海上防空系统的反导弹抗击能力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来自百度百科)
简单说,以十倍以上的优势兵力做时间段的歼灭战,快速清理战场。在正确的道路上,时间才是创业者的敌人,而非对手。想想滴滴的策略:补贴大战,用未来的10倍的钱来打现在的战役,时空变形,毕其功于一役,海陆空投入全线力量,拖死了对手,跑赢了时间,活到下一个时间窗口。
三、下半场的逻辑
跟上半场的疯狂投资、拼模式、拼速度不同,下半场进入到一个新逻辑:拼增长,拼防守,拼储备。
增长黑客
如果用公司的核心角色来区分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话:在上半场,公司是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协作系统,产品经理在公司起到一个核心的作用,想想张小龙,就知道产品经理在公司的影响力和作用,他们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业务的发动机,整个组织是以产品经理为核心构建起来的。
在下半场,是以增长黑客为核心的协作系统。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增长黑客,这是硅谷出的一个新角色,字面理解是这样的:黑客,是中心词,指的是人,而增长,是修饰词,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个负责公司业务增长的人。具体而言,增长黑客,就是为了实现产品增长目标而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手段将目标落地的人。
下半场是增长黑客的舞台,他们将带领公司将当初产品经理吹过的牛给实现了。
军火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到增长黑客,就得说给他提供趁手兵器的军火商,也就是在下半场为业务增长提供支撑的各种工具和数据源。那么增长黑客要的武器和弹药具体是什么样呢?我们以量江湖为例简要说几点:
首先,他要的是真增长,真实用户的增长。市面上的刷量渠道的造假用户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而量江湖不仅通过UBP(用户行为模式)的识别方式快速甄别真假流量,为渠道质量做评估,还可以对用户的价值,包括付费意愿、影响力、兴趣匹配度进行评估打分,从一开始就知道用户的质量和渠道的质量。不仅实现真用户的增长,而且找到更有效的渠道,实现更低成本的真增长,这点在获客成本高居不下的时代特别有意义。
其次,精细化运营的前提是对用户进行 画像,不仅仅了解在站内APP内的行为,还要了解用户在全网的画像,消费分布,然后投其所好,做所谓的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的核心在于对用户理解程度,未来没有 了解用户的运营是耍流氓。同一款APP的Push,给育儿中的妈妈看的内容,能和给喜欢游戏的大学生一样吗?同样是大学生,一个是喜欢学习,不断进取,尝试认知升级,寻找实习机会的学霸,跟另外一个沉溺游戏、懒癌上身的学生,看的内容能一样吗?无论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还是商业运营,其核心思想在于,见人下菜,投其所好,就其所好。
包括反作弊系统、用户画像系统、推荐算法系统、媒介评价系统、运营优化系统等都是军火商在武器层面的贡献。
弹药与后勤系统,指的是数据源的整合。在智能时代,机器吃的不是电而是数据。过去互联网企业很在乎内部资源和内部数据源的整合工作。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外部数据源的整合,同样以量江湖为例,本身是以5亿鲜活用户的全网用户行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用户的社交图谱、消费图谱和兴趣图谱,5400个标签将用户画像的分辨率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增长黑客提供精细化运营和决策依据。
利用外边系统和外边数据整合将是互联网公司运营精细化提升的一个关键。
储备与蓄势
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机器学习、VR/AR、大数据等各个领域,从BAT到新兴互联网公司,到传统行业,再到初创公司,各种人工智能的报道如雨后春笋一般,都在储备着下一场的较量,所有的布局、泡沫、妄念,随着太阳升起、阳光追逐地平线的那一米又一米的普照,而被揭晓。
四、技术的逻辑
说到上半场、下半场如何如何,那么这个赛季又如何?整个联赛的历史又是如何?
要想看清一个事物的本来面目,有的时候需要退的远一些,我们往后退10年,退100年,退1000年,退10000年,随着我们退后的尺度不同,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技术生命
技术是有生命的。我们一直认为只有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才有生命,其实不对。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中医和西医,却给出高度一致的答案:西医称之为新陈代谢,中医上叫吐故纳新。生命,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接受新的东西,能够排掉旧的东西,然后自己会变化,也会繁殖。当然我们生物吞吐的是物质和能量,而技术吞吐的是注意力和信息。技术在我们注意力的关照下,不断的成长,繁殖,连接、组合,不经意之间,俨然一个庞然大物已经潜伏在我们的身边。
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与人的关系,就如同水跟鱼的关系一样,鱼从出生就生活在水中,而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同样,我们一直生活在技术为我们创造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之中,就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而意识不到技术对我们生活和思想的塑造。
麦克卢汉说:“起初,我们塑造了工具,最后工具又反过来塑造我们”。
我们人类的第一个技术是语言(有人有不同意见,认为是火,不影响结论),当我们人类第一次发明语言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工具,语言就是我们工具,就在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后来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 的群体合作。
然后是小麦,与其说我们人类驯化了小麦,不如说小麦的生命周期驯化我们古人的生活方式,造就我们不再四处游牧射猎,而是画地为界,固定群居,围绕着小麦的生命周期而展开生活、生产,有分工,有合作,有农忙,有农闲,产生了过年、祭祀等各种社会活动,也催生了文字、历法、天文、气候等相关认知,更进一步衍生出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
同样塑造了我们生活的核心技术还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没错,是四大发明;后来还有:会计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无线电、广播电视、集装箱,避孕套,晶体管,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
这些核心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我们人类连接自己、连接资源的方式,把我们从Hunter,变成了Farmer,再改成了Worker,再变成White-collar,最后变成Dreamer。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将所有自生长的技术连接到了一起,早期,互联网在为人服务,让我们活的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帮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慢慢的,我们发现完善这个万物之网是最值得干的工作,我们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金都投入其中,无论是科研、医疗、还是艺术创作,都在为互联网提供数据,让它更完善。终究有一天,互联网会发展到人类无法理解的地步。算法之间相互配合和升级,算法自己产生新的算法,互联网会独立于人类而存在。
人与技术的关系的另外一个隐喻就是授粉与繁殖,随着人类对技术的授粉,技术就不断的繁殖与生长,技术生长的同时不断接管了我们的手、脚和各种能力,技术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与技术的关系,就是互为需求,我们为技术受精,帮助他们繁殖,而技术不断的替代和接管我们的能力,不知不觉中,人和技术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依赖关系,形成了新的物种,就像人体与细菌的关系:人体需要依赖细菌的分解能力来消化获得营养,而细菌也只能依附人体的环境而存活。没有看错,人类是细菌,而技术是人体。
这是后退10000年,我们看到的尺度。
能源革命
我们再看看100年的尺度。
为了说清这100年的变化,我特意买了一本卖断货的书,叫《手艺中国》。讲的100年前的一位德国人,在上世纪一零年代去了美国留学,然后从他导师拿了笔资金跑到东亚(主要是中国)调研这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因为他有充足的预算,所以留下了珍贵的影视资料,跟我们国内的一本《天工开物》是齐名的,因为有照片,一下就卖断货了。
这本书让我们回到了100年前的天朝祖国,我们发现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对能源的使用方式完全不同:无论是生活、生产,甚至战争,基本上都靠肩扛,手提,牛拉,马拉。那时候整个社会的协作方式就是建立在生物能源的基础上,是对能源的使用技术塑造了我们如何耕种,如何吃饭,如何谈恋爱,如何过节,如何婚配,养多少个子女。
如果没有了电,世界会怎样?《手艺中国》就给了我们一种猜想,退回到100年前的生活方式去。过去100年最大的变革实际上是能源革命,所谓工业革命的本质是能源革命。是通过蒸汽机等技术,将各种能源(生化能源,风能,水能等)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协作体系当中,构建了今天人类文明的辉煌。
智能革命
这是未来10年的尺度。未来十年,智能就像当年的能源一样,输入到我们的协作系统当中,再一次塑造我们的大脑,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繁殖。
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这都源于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就像生物第一次进化出中枢神经系统一样,将所有的技术连接在一起。刚开始这个简单的中枢神经系统只能做简单的应激反应,后来他的适应性越来越好,神经结构越来越复杂,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卷入了更深刻的资源,当卷入的节点越多,会不会发生相变?现在是50亿+的节点,未来IOT,那是上万亿的节点数量,当量变发生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不会发生质变?就像当年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演化过程一样,当神经元细胞足够多,连接足够多,突触足够复杂的时候,结构进一步复杂,忽然诞生了高等社会性动物,再因一两个意外而产生语言,产生群组内 的协作,进而演化产生了经济体一样的生命体。
已经开始接管
是的,人工智能已经在悄悄的接管我们这个生活的操作系统了,比如决定了我们在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想,我们去哪儿玩,跟谁结婚。
我们买什么?
我们上亚马逊的网站,准备买书看。网站上囊括的书籍超过1000万本,可是终其一生你看的不会超过1万本,那些书是你在那一千万个里面挑出来的吗?不是,是机器推送给你的,算法推送给你的,我们买什么是算法决定的,是机器决定的。
我们应该想什么?
再如今日头条。过去我们应该怎么想问题,政府很关心,所有的教育、出版、媒体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通过对人的管控来让我们怎么想问题。比如媒体,是由编委会的成员及其记者、编辑决定出什么栏目,什么内容,什么形式,而在我们阅读他们这些“指定”的内容之后,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情绪。而今在今日头条,不再是人工编辑控制你看什么了,而是算法!是推荐算法根据商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了让你看什么,怎么想,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产生什么样的点击和购买行为,这都是由机器决定的。你还觉得你有自由意识吗,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
稍微再做一点延伸,假设Uber把北京市的交通接管之后,自动驾驶接管之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了司机,算法在控制车辆的行驶,因为算法既不打盹,也不会生气,她开车又快又稳,关键还不占地方,车里空间很大,还可以躺着,可以4个人打牌。整个城市也没有堵车,交通由原来两个小时变成20分钟。它将影响了你所有的东西:你在哪上班,住在哪里,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到哪里游玩,跟谁散心,甚至与谁结婚。
人工智能把你的生活方式都已经塑造了,接管了你的脑子,接管了你的手,接管了你的腿,那你是什么?你还有智能吗?我们跟机器的关系到底如何?
四、商业机会
互联网商业五行图
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商业的机会总是在受这个五个因素的影响,他们分别是:人、平台、入口、内容、服务。这五个元素始终都在变化,人在变化,平台在变,入口方式在变,内容也在变,服务也随着变化,而且都受到其他另外四个元素的影响,或促进,或制约。
先看互联网的第一个时代——门户时代,平台是Wintel联盟,入口是yahoo,内容是静态网页,服务比较薄,新闻,文学,基本资讯。
到了第二代,随着卷入的网民越来越多,各种网站,各种内容出现指数级的增长。内容率先变化,导致过去的入口方式门户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入口的变化,于是搜索引擎,Google应运而生。Google替代Yahoo成为新的入口方式,建立了新的平衡。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之后,率先发难的乔布斯直接改变平台——iPhone软硬件的平台方案,同时也部署了入口的方式——AppStore,那么移动互联网初期的格局变成了,iPhone与Android构成的双平台,AppStore和应用市场构成了入口,然后内容变为一个个场景化的App。
然而事情永远在变化:超级APP微信,由于其占据了用户大量的使用时长,从一个内容的位置下沉到入口的位置,并且在内部构建了新的内容生态——2000万的微信公众号,现在又来搞小程序。微信已经不是内容了,而是入口,他们会不会继续下沉?
同样,内容创业之所以成为热点,就是因为当平台、入口的争夺尘埃落定之后,能争夺的就剩下内容了,而这里的内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平台和入口是对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征服,而内容只能争夺用户的时间,理论上所有APP都是对用户时间的竞争。逻辑思维谈到的GNT(总用户时长)和时间的战场,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进入后半程之后,平台和入口的格局落定之后,创业者的无奈之举。
这个模型中貌似影响权重最大的是平台,从技术的角度是这样的。但对于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的人来说,五元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我们姑且假设人的变数确实也是最核心的。每一次变革,无论是平台级的变革、入口级的变革,还是内容上的狂热,服务上的适应,本质上还是人的需求的变化,我们可以假装看成是技术对需求的适应(更长远的看,是技术对人的塑造)。
机会分析
人工智能已经俨然成为一门显学,上至教授砖家,下至商卒走贩,外有新闻媒体,内有码农CXO,四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对他的讨论,你能想到,人工智能已经沦为一场泡沫了。是的,未来,泡沫才是常态!
泡沫在过去,被看成是经济问题,看成是财富的非理性转移,看成是零和游戏,泡沫散去终究是一地鸡毛。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泡沫,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繁荣现象,一种资源聚集现象,只不过来的比较快,比较没有理性,但它依旧是一种资源的组织方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的资源集中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容大量的、过剩的资源(资本、人力)集中涌入某个领域,比如过去的荷兰郁金花、东北君子兰,刚刚过去的O2O和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泡沫破灭之后,反而筛选出廉价、高效、系统的生态,快速高效构建了一个新生态的过程。有人说“通往成功的路,是尸体铺就的,而不是我们VC”,好吧,祝福你们。
我们先看看这个泡沫有多疯狂,而机会却隐藏在疯狂的底下。
按照前面的五元素模型,首先技术变革最大的变数在平台,每次平台的变化都将掀起巨大的产业革命,无论是成功在先的Wintel组合,iPhone平台,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Google Glass,以及错失上次智能手机良机的HTC,每天叫嚣和鼓吹VR,都在赌这个层面的机会。在平台这个层面,巨头们在虎视眈眈的把持着,比如:【Microsoft系】HoloLens、【Google系】Magic leap、Google glass、Project tango、【Intel系】Daqri、【AMD系】Sulon Q。(有人提到了脑波,这个确实早了点)
入口。这块竞争图谱错综复杂,主要提几个主流的思路:
语音交互:【Apple系】siri、【Google系】Google now、【Mircosoft系】Cortana;
应用商店:Wear VR、暴风魔镜 App、Dream VR 助手;
社交平台:【Google系】Altspace、VRchat、second life、oculus social、High Fidelity;
全身动作捕捉:【Microsoft系】kinect、xsens的mvn、【intel系】realSense、faceshift、【8i系】signia。
面对泡沫,博弈的机会在于两个策略不同选择,1)赌;2)跟。
赌,就是赌大机会。要想赌,需要知道你是谁,赌博的入场券是什么,赌平台,还是赌入口。在巨头环视的牌桌上,赌输了是常有的事情,砸10亿美金,赌一次,没问题。关键是:你能赌多少次。微软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甭管输的再惨,但就是不下赌桌,从浏览器,到门户,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交,再到手机,再到AR,一输再输,但一直没有下来牌桌。关键是:有钱,有牌,有雄心。
跟,就是跟小机会。既然是跟,平台和入口就不要赌了。不赌不等于不看。而是要紧盯平台与入口,跟内容和应用的机会。
1) 研究巨头们的产业布局,就是现有的格局是什么的?留给内容和服务的机会是什么?
2) 跟踪巨头之间的博弈关系,在内容环节下功夫,考察模式的关键点依旧是三层漏斗:市场空间,规模效应,连续的非线性增长;
六、未来职业选择
三种人
在面对每次的变革,特别是技术变革,社会都会分化出三种人:强者参与变化,智者适应变化,而弱者辱骂变化。无论是蒸汽机的出现,还是珍妮纺织机的量产,无论是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还是21世纪中国的互联网电商浪潮,无论是大到国企改革职工下岗,还是小到中下企业内部的组织变化,都会分化出三种人来。
广场舞的本质就是上次国企改革中被分化出来的一帮人,从办公室或工厂赶回家,在家又待不住,扎堆壮胆到小区广场消磨时光的文化现象。其根子在国企改革,而国企改革的根子在改革开放和技术引进。技术才是我们人类协作关系的骨架,经济生活是其血肉,而文化现在不过是掩盖在皮肤上的那层化妆品而已。
以东北的国企改革为例,截然分为三类人,第一类是强者,借着MBO,以低廉的价格侵吞国有资产,摇身一变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然后转身去加拿大买房置业,推动红叶国的房地产发展;第二类是智者,他们身处底层,无权无势,面对这样的变化,他们继承了先辈们闯关东的创业精神,选择南下到北京、广东求发展,很多人最后日子过的也非常好;第三类是弱者,在挣扎无望的情况下,被扫地回家,拿低保,骂政府,跳广场舞。
认知升级
三类人群的划分,本质跟认知有关。在这个时代,人和人的最大差距已经不是权力、土地、房产,而是认知。
面对轰隆而来不可逆转的智能时代,面对纷繁芜杂、泡沫丛生的人工智能与世间万象,我们都是焦虑的!我们需要在这个信息时代进行一次认知升级,来适应这个时代。因为过去我们积累的很多知识不再是财富,而是负债,掌握的越多,束缚就越大。
所谓认知升级,就是适应这个时代升级。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将随着人与技术关系的巨大逆转,而发生一次悄无声息的转变,整个人和人的协作关系发生一次悄悄的迁移。换句话,现在有的工作岗位90%以上会消失,而未来稀缺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现在只有很少人具备。具体而言,认知升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识升级,就是知识体系结构升级,另外一部分是专项技能和专项知识升级。限于篇幅和鄙人的陋识拙见,本文仅就第一个问题抛砖引玉。更有趣的内容欢迎入群讨论。
所谓知识体系结构升级,简单说就是改变自己的信息格局和信息阶层。几乎所有人的焦虑都与阶层有关,甚至就是因为阶层而来的,不同阶层焦虑的东西也不一样。解决当下阶层的焦虑的办法之一,就是攀爬到另外一个阶层。过去,参加科举、中进士、跃龙门;现在呢,嫁豪门、互联网创业,说到底不就是想改变一下自己的阶层吗。
在农耕文明的时代,拥有土地的多少决定了你的阶层,皇室宗亲富有四海,那是金字塔尖的位置;将相王侯沃野千里,紧随其后;大地主阶层则是良田百倾,然后就是小民百姓、佃户与自耕农,最后就是失地盲流;
而即将过去的工业时代,是通过在城市中的房产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人和人的不平等体现在:你是有几百套房子,还是几十套,还是几套房子,还是扛着三座大山的房奴,还是努力的想成为房奴;
而在信息时代,你的信息格局和位置决定了你的阶层,展开了说就是:你是处于信息的源头,还是处于信息发酵的中段,还是处于信息洪流的末端,还是处于信息的孤岛。
如果,我们处在信息洪流的末端,那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就如同这个时代身处偏远农村的、不会使用手机的、年事已高的务农者,他们每天处于信息的孤岛,没有信息,就没有烦恼,挺好!
如果处于信息洪流的末端,每天躺在朋友圈里,偷吃各种信息零食和杂嘴,不是“养生方子”,就是“不转不是中国人”,其实也挺好,他们几乎没有能力攀爬到信息发酵的中段,也没有信息泛滥的痛苦,没有分辨,就没有烦恼,挺好!
如果身处信息发酵的中段,这几乎是活的最为焦虑、最为痛苦的一帮人,他们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有不同路的信息源,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甚至还有一定的信息输出能力,但正是他们所处的二手信息的位置,反而是加剧他们的这种痛苦,因为这些自相矛盾、不求甚解的信息酿造出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底层价值观上不一致性,而这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价值观不一致性就是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土壤。
如果站到了信息的源头,就是站到了时间的源头。那么就可以俯视一切,看着信息是如何从涓涓细流,变成滔滔江河,最后回归平静的大海。
人工智能时代的阶层分化逻辑下。强者,参与人工智能对社会规则的改造,他们或通过权力和既有利益入股规则,更有算法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以智力和见识入股,还有创业者携身家性命、各类资源综合入股。他们或参与到平台级公司的建设中去,或跻身入口级公司产品的,他们或持有股份,或握有期权。
智者,是适应变化,或者围绕着强者做服务:工程师、产品经理、运营人员、设计师;或占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山头、抢占信息源头,参与到内容的创业中去,或称为知识网红,如罗辑思维;或称为情绪网红,搬弄情绪,玩味是非,引导消费,比如:papi酱、咪蒙;或称为生活方式的网红,不断输出价值观。
【来源:虎嗅网 作者:子璇 】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