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喊着要颠覆VC的股权众筹平台都哪去了?业界

/ GPLP / 2017-09-18 14:02
时过境迁,曾经的车公庙大街里的股权众筹公司很多已经没了踪影。

那些年喊着要颠覆VC的股权众筹平台都哪去了?

这两周关于ICO被叫停消息传遍了整个互联网圈,并成为每家媒体的头版头条。而在2个月前,ICO一词却成为了各家投资经理聚会最重要的谈资。

“最近有听说ICO吗?”这是投资经理见面的开场白。

有了ICO可以让一级市场本来不流动的股权流动起来,由于具备流动性,ICO一度被认为是替代VC的良方,然而,结局大家看到了。

VC的流动性依旧无解。

如果没有退出,怎么实现对LP退出?

有一些GP聪明的想出了“以股养老”,当然,一个更熟悉的面孔,则是号称要颠覆VC的股权众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新增项目共3268个,同比降幅56.6%。新增投资人次同比减少43.6%。

与ICO一刀切的命运相比,股权众筹的命运也异常悲哀。

股权众筹已成明日黄花

自2012年美国股权众筹平台Angelist成立,国内也刮起了股权众筹的风暴。2014年深圳的车公庙大大小小的商业写字楼内隐藏着知名的不知名的股权众筹公司,其数量不亚于2015年的P2P平台。

GPLP君犹记得,那时的股权众筹平台在融资发布会上高喊着“让普通人也能享受互联网时代的投资红利”,那时候正是互联网融资最火爆的时候,京东商城、聚美优品等公司的上市让人热血沸腾,投资门槛低,可能获得上百倍回报,而且还不收管理费,这无疑吸引了普通投资者的目光。

天使汇、大家投、云筹、人人投……也在那时集中获得了融资。

然而,时过境迁,曾经的车公庙大街里的股权众筹公司很多已经没了踪影。

大家投、云筹由原来的TMT、消费升级、新能源等各个行业都关注的平台变成了集中于影视项目众筹的平台。天使汇仍然将注意力集中于众筹,不过仍然是走线下闭门路演的模式,而且项目更新频率明显慢了很多。还有类似于天使客等机构则转型成为了资产管理平台,参与定增、转老股等。还有一些机构直接转型为小型天使投机构或者FA。

短短3年时间,股权众筹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些股权众筹平台悄悄的在后台改名,将原来的股权众筹平台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这源于2014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2015年证监会发布的《证监会致函各地方政府规范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明确了“股权众筹”的定位为互联网形式进行的公开、小额的股权融资活动。并明确了合格投资者限定,投资单个项目最低金额不低于100万人民币的单位或个人等。

想到现在监管机构对于ICO和比特币交易所的关停,GPLP君耳边响起那句俗语,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管是ICO、比特币还是股权众筹都因为可能触及到“非法集资”而被监管机构的“硬手腕”强监管。

说白了,股权投资还是少数合格投资者的游戏,如果大众参与,显然与非法集资脱不开关系,我们不能把高风险的股权投资转嫁给普通大众身上。

股权众筹光鲜,但难以退出很尴尬

看似高大上的风险投资,无论哪一个机构,其实都是在不断融资当中上演击鼓传花的游戏。

无论是在牛逼的美国或者中国风投,如果不投资他的新基金,相信所有的风投都会死去。

看,流动性就是这些牛逼的风投的命脉。

其实,看似风光无限的股权众筹平台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近年,这个号称颠覆风投的业态停滞不前,除了与政策不确定有关,与其本身存在的短板也有关系——在股权众筹平台,虽然看上去投资者成本降低了,但是股权众筹平台是针对单个项目进行募资,没有类似VC机构的资产组合,因此单个押注一个项目,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很大。

一般这类项目非常早期,成立没多久,能否完成下一轮融资都说不定,而且即使完成了下一轮融资,股权众筹平台一般持有的股份很小,能否真的通过老股转让的方式退出则说不好。

更关键的是,他们同样无法退出。

对于问题,虽然有投资者表示,那就等到他们上市、并购退出好了。

然而,GPLP君只能说这位投资人太过乐观了。VC机构一个基金投资40-50个项目,从行业中值来看,最终能够上市的只是凤毛麟角,对于股权众筹平台来说,缺乏专业的尽职调查和投资团队,其项目退出率是否能够高于或者等同于一般VC机构,GPLP君还是不敢相信的。

在大风投机构退出率都不到10%的大背景下,股权众筹平台的退出率一样惨不忍睹。

GPLP统计显示,此前股权众筹的创始人说通过老股转让和IPO方式退出的寥寥无几,而新三板成为了其方式,但是鉴于新三板目前那可怜巴巴的流动性,GPLP君实在想知道,到底有多少股权众筹的项目股东真的通过新三板实现了退出并获得了十倍以上收益?

有没有人果断的表示他们有十几个项目获得了超高回报率?

当然,如果现阶段不能实现退出,在不断的延期当中,三年,五年,十年,有一个现实问题是,你会选择以股养老吗?

或许,陪伴终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要充分的做好这笔钱一去不复返的准备。这笔钱,对于合格投资者自然无所谓,九牛一毛。

然而,对于普通人,50万、100万还是一笔巨款,能够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的。

因此,伴随着股权众筹的持续发展,行业越发没落也就情理之中了。

更有趣的是,曾经喊着要颠覆VC的股权众筹平台反倒长得跟VC机构越来越像,比如angelist 也募集了自己的种子基金用于投资项目,同时按照领投+跟投的方式,这与传统VC机构GP和LP共同出资的方式类似,只不过股权众筹平台不用收管理费。

最终,轰轰烈烈的股权众筹前仆后继的开始转型VC。

与风投的竞争落败

与投资机构的竞争,这是中国的股权众筹平台不可回避的问题。

尽管曾经有股权众筹平台考虑过这个问题。

GPLP君曾经接触过的一位股权众筹的创始人曾信誓旦旦表示,很多机构出于风险共担的原则,愿意将自己看好的项目或者将不适合所在机构投资阶段的项目分享给股权众筹平台。而且有些平台会设计激励制度,让领投机构除了自身所持股份外,还获得额外的投资分红。

然而,这些精心设计的制度和信誓旦旦的设想后来都被证明,这只是一个梦想。

投资机构投资的原理很简单,尽可能的利益最大化,低成本投入,高价格卖出股权。如果看好某个项目,加大投入,尽可能多的持有股份,然后等到合适时再接盘。怎么会与你分享?

而在美国,Angelist产生的背景是美国缺少类似的天使投资机构,更多是个人投资者,而在国内,最不缺乏的就是天使投资机构了。因此相较于这些天使投资机构,股权众筹平台没有明显竞争优势,除了不会干扰创业公司运营之外,他们没有董事会席位和话语权,钱最终如何管理都是一个问题。

而在近年,当好项目成为投资机构的竞争砝码的时候,投资经理恨不得堵创业者在家门口,然后逼其签订投资条款,与你分享,简直是白日梦。

一句话,资产荒时代,最不缺的是钱,而好的项目自然会青睐于前四分之一的投资机构和有战略资源的投资者。

可以说,股权众筹的没落也与优秀的VC机构的崛起莫不相关。

比如,近年共享经济的崛起,就充分验证了优秀的VC机构越来越强大的吸引项目的能力,以及投资机构之间的“无缝衔接”的帮派化对接, 机构的圈子化正在形成。

比如,A圈子有:经纬 的A轮,红杉的B轮,BAT的C轮,就差天使投资机构了,或者是真格、等等。B圈子有天使投资王刚、梅花天使——金沙江 、经纬 ——红杉资本——高瓴资本——BAT。

伴随着好的项目都被这些投资机构内部消化解决,2014年创业最热的时候,可能股权众筹平台还能喝点汤,然而资本寒冬之后,好的项目连 机构都不够分,股权众筹平台连汤都喝不到了。

我们诟病互联网圈子里有BAT,其实,投资机构这种寡头化、集中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毫无疑问,持续的好项目来源是股权众筹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很难有平台能够做到。

因此,GPLP君可以毫无负罪感的表示,面对流动性及退出压力股权众筹平台可以说已经阶段性宣布失败。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