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碟资本合伙人孟凡:做好校园体育 首先从认知层面去理解专栏
2017年被称为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元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2017新年贺词中讲道“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翻开新篇章的重大机遇。”
经过近一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体育产业在政策与市场方面有了很大的跨越。作为一项传统行业,体育的发展周期较长,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加如此。虽然近两年青训与校园体育频繁被提及,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总裁年会暨体育BANK颁奖盛典上,黑碟资本合伙人孟凡围绕“校园体育”发表了主题演讲,从中国校园体育的现状、与国外的差距、未来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就现状而言,孟凡首先认为中国校园体育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第一、体育精神匮乏,对于中国校园来说,目前不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但体育精神往往有着很大的潜在力量。当前来看,学校对于学生体育精神的挖掘和提高学生在教学以外对于体育带来的附加价值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强的重视。
第二、教育制度限制较严格,误区较多。当下我们看到的很多体育项目都缺乏内容与趣味性,抱着“学校的体育运动不需要引导,学生就可以自行去发展”的态度,本身就是错误的。同时注重表面与某一项运动,缺少多样化的扶持现状还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学校。
第三、软硬件滞后。如果我们要发展体育运动,首先学校的基础设施要跟上,即便很多学校在设施方面比较完善,但在管理上却漏洞不断,存在体育场馆闲置时间不提供给学生使用的情况。
第四、师资力量和专业性。不管是体育老师还是学校在体育层面的专业性严重匮乏。在体育教学,体育理论,体育实践和基础上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去提升。
从政策、内容运营、市场等方面,中国的校园体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一一去克服。
讲述完中国校园体育的现状后,孟凡还提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从理念到日常体育活动,有太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首先,运动第一,学习第二。健康第一,考试第二的理念与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大相径庭。孟凡表示:“美国教育通过K12,包括初高中,以及大学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其实在小学K12的层面大部分还是素质教育,扶持教育和普及教育,基本上都是社区化。
在欧美国家小学生如果去参加体育运动,他们不仅代表了自己的学校,而且代表了所在的地区和城市,在大学开始便出现商业化。欧美国家的体育发展是根深蒂固,植在社会运营中的。”
此外,就NCAA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区别,孟凡也做了一番说明,首先NCAA是非行政管理,依法市场化。中国大体协归教育部直属,在管理上属于行政层面,而美国NCAA是以立法和市场化运营管理的,意味着市场灵活性要远远高于国内的行政管理体制。
其次,在欧美国家、学校的体育运动里,除了已知的体育运动,从人员的招聘,服务和广告公司,到学校内部的整体组织机构都是很健全的,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学校的体育部兼设了很多商业化机构所需要拥有的职能。
不可否认,在长久以来的发展历史和观念上,中国的校园体育与中国体育行业的发展一样还处在初级阶段,趁着良好的市场环境未来如何更好的发展,孟凡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去切入。
第一、管理体制
当前已经有很多机构想进入中国体育校园,以现在中国的市场来说,进入体育校园更多的责任是普及发展和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校园推广的时候,其实就在向社会推广,因为学生背后就是父母。
在校园进行扶持和运营过程中,我们可以做校园赛事的运营,帮助学校去做营销和推广,提高赛事的娱乐性和专业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至少能得到的是广告,并且对校园体育来说,广告是一个很好的输出点。
第二,通过广告引流
在帮助校园体育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消费能力引流到其他可预见的项目、服务、产品上。其实这也是很多企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第二,价值开发
对体育赛事或者整个体育行业来说,运动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国家队与市场上专业的俱乐部都需要专业人才。欧美发达国家在体育推广过程中,从小学的思想植入,到初高中一直到大学的专业培训,都与人才的培养紧密相连。就这一点来讲,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去挖掘好的体育苗子。
“校园体育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想要发展中国的校园体育,首先我们要从认知层面去理解,绝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商业事情,而是一个社会层面的事情”孟凡表示。(易体网/ 张婷婷)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