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大风过后的沉淀:懂得“种地”才是重点!观点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河南三门峡某地小哥有20万斤葡萄滞销,滞销的原因无非是销路不畅、价格偏高,而前阵子我在某超市看到了是某生态产业园的葡萄卖到15元一斤,而最近两次在路边摊位买的,3元左右一斤。前几天,由于某种机缘,实地了解了豫东地区的智慧农业的相关情况及现状。小有感触,码字以呈各位江湖高人。
国家基于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农业的发展地位应当说是很难在框框里有所突破的。“互联网+”的大风几乎把中国的各个领域角落都刮到了,互联网+农业,也不例外。
农业,还得专业的农民去做
农业在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中,属于第一产业,说到底就是必须的基础产业,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最根本的产业。在过去一段时间以及未来的很长时间当中,农业的状态一定是不温不火的。靠农业发大财,靠建个网站把小麦买到20块钱一斤,有点痴人说梦了,国家也不允许这样的结果出现。但是这不并不是说,农业不能发财。只要存在交易,农业也和其他产业一样,制造需要,满足稀缺,供不应求,就具备创造财富的条件。
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农民去做,懂得“种地”是基本条件,懂得营销是市场需求,懂得现代技术应用是农业现代化重要保障,具备了这几样起码的条件才能称得上是未来农业中的专业农民。专业的农民,才有可能从产品的诞生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整个供应链进行管控,发挥现代农业的优势。
事实上,“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与任何领域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都充满了对其专业领域的人才的渴望,专业的农民是“互联网+农业”中的重要的生产要素。
供应链管理考验现代农业
什么叫供应链?工业供应链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一切活动,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农业产品供应链基本可以沿用这一概念,供应链本身是个复杂的网链模式,农产品由于储存、食品安全、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影响,比一般的产品在供应链过程中的表现要复杂的多。
新常态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也要受到传统的“牛鞭效应”影响,所谓的“牛鞭效应”就是指“需求放大效应”,为啥会出现这种效应呢?是因为信息流是逆着供应链从下而上的,就是从消费者到供应商的一个过程,在信息流流转的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被扭曲了,最终供应商追求利润的驱动下获取的市场需求信息被放大了。三门峡20万斤葡萄滞销的现象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产品如果没有好的供应链管理的话,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了。
在现代农业领域,供应链管理还不仅是信息的不对称,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在于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是随着供应链中的各个个体的利益关系更加亲密复杂化,个体在进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也不得不兼顾整条供应链上的其他个体的利益。对于农业产品供应链,更多的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兼顾农民的利益、经销商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现代农业的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如何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生态农业,现代化技术应用是基础
有时候,一提到生态农业,很多人都想到的是挑着大粪给土地施肥,土壤有机化,农产品不喷洒农药,然后就是遍地鸡鸭鹅,水池各种鱼虾蟹,这些都是片面的理解了生态农业的意义,未来的生态农业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认为随着自动化、网络、通信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的不断发展与深入,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基础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
随着科技发展与进步,低产、低效的传统农业必然受到冲击,被挤压到生存空间很小的境地,高产、高效,注重规模化效益,将是国内有关未来生态农业的从新定义,未来农业不太可能在狭小的空间获取长足的利润空间,差异化、规模化效益依旧在农业发展道路中适用。
回归产品本身价值,稀缺营销才有意义
一斤葡萄卖到三元、五元一斤,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产品本身的价值,一斤葡萄卖到十五元一斤,那么就不单纯的是产品本身的价值了,这十五元里面可能包含了健康、绿色、天然、无公害等概念化的成分,再者可能还包含了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人工成本等。那么为什么偏离了产品本身价值的产品还能卖出好价钱?最关键的一步是制造了市场上的稀缺,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便是这个道理。但是对于农产品而言,很多时候市场上稀缺性只是暂时的,如果说第一波人开动了脑筋,制造了稀缺概念,第二波人利用稀缺概念挣到了钱,第三波就可能在没有及时的了解到市场动态,盲目的误认为市场的稀缺性不复存在了,第三波人就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
大部分农产品短暂的稀缺性迫使农产品经营者必须回归到其原本的价值,基于其本身的价值基础之上,再进行品牌建立、概念的附加才有意义。
互联网+农业,首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
传统的农业一直的表现是信息化必须薄弱,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从业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在国内基本都处于底层,虽然最近几年一些农民的社会境遇面临突变、高升,但是大部分不是来源于农民所参与的农业生产,而是来自于农村的土地变更、房屋拆迁等因素,这些带不来持续的价值创造。
农业始终是农民得以存在的基础,农业的产品效益增益也才有可能给农民带来长久发展,脱离了农业生产的农民不叫农民。就农业发展本身而言,互联网+,首要解决的是农产品信息流的不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次解决的才是农产品物流问题。
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基本的就是快速实现农村信息基础建设,这个过程中农业的机会不多,更多的责任在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和决心推动。信息基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大量的信息爆发会是阶段性的表现,有效的信息筛选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必经之路。农产品物流问题,从目前几大物流公司的动作来看,似乎不是大问题,物流企业进军农村市场的意图早已经付出了实践,所谓的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我个人觉得也不能单纯的从空间距离上去理解,更多的需要考虑的出发点应该放在如何实现农村农业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农业,跟风跑活下来不易
或许是出自于一种宣传效果的或者政绩的需求,媒体习惯把农业个别农民的成功夸大化,似乎万能的模式,连猪尝试了也会飞起来,事实上,目前国内的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基本上是跟风就可能得死,从市场规律而言,跟风造成的是产品的稀缺性弱化了,甚至会使得市场短期内难以消纳那么多农产品,再加上现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区域性特点,滞销的农产品的风险就增加了。互联网+农业,究竟有没有互联网思维,智慧农业究竟智慧不智慧,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判断“互联网+农业”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是否让农业取得了良性发展。
农业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农产品本身的价值是根本,稀缺性获利从市场的逐利性来看只是阶段性的,而由于现实中的土地利益牵扯面广,短期内不容易改变,土地的农业使用过程中规划化效益难以聚集的现状,基本驱使着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和产品的多元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模式之一。农业的发展出路需要像去理解农民一样质朴的去理解、解读,不易盲目夸大“互联网+”在农业发展道路中的作用,可以将互联网思维、智慧农业的概念先放一放,从实际效果反馈出发,摸着石头过河,农业才能有新出路。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