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银行业金融创新趋势全解析金融

/ 大众证券报 / 2017-09-30 22:55
如何利用科技和大数据更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如何抢占消费业务的高地?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将如何影响现代银行业?

2017银行业金融创新趋势全解析 - 金评媒

金融科技、消费金融、普惠金融、交易银行……随着业内一个个新词层出不穷,我们发现银行业的转型已经箭在弦上。今年上半年的银行财报显示,商业银行负债端调整压力较大,存款争夺更加激烈,城商行整体压力更为明显。在国内银行业面临利润增长乏力、发展方式转换、外部冲击加剧、风险因素交织、监管态势趋严等一系列挑战下,银行业向转型要业绩已成为常态,多家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增长,全面转型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功不可没。

如何利用科技和大数据更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如何抢占消费业务的高地?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将如何影响现代银行业?金融改革越发深入的背景下,银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为了进一步看清未来银行业的转型与创新趋势,大众证券报特邀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商讨行业发展路径。

采访嘉宾:

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 胡明东

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主任 王蕾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教授

杜亚斌

普益标准研究员 魏骥遥

行业现状:多重挑战袭来 创新进入实操阶段

1、目前的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状态如何?有哪些值得反思或称赞的地方?

胡明东:近年来银行业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但银行也在积极做创新,比如农行在人脸识别方面做了先行先试,农民取钱不需要带卡,只要摄像头对着脸就能取钱、汇款、结算,通过ATM机上就能完成,南京银行(601009,股吧)也在环保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联合国际金融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推进,开发了支持绿色金融的产品等等。

王蕾:就文化产业来看,部分银行在这方面的业务已经积极做了一些创新。比如交通银行和南京银行,都有专营团队和专营机构,成立了文化事业部,行里提供了一些特殊政策。目前来看,创新效果是很好的,成立了专营团队的银行的市场份额都排在前列。

杜亚斌:银行业目前遇到几方面问题:第一,银行业内部自身问题,各方面的管理水平总体虽有很大发展,但仍然不是很规范,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二,行业问题,过去银行面临的是券商的竞争,现在的竞争对象有所改变,变成了支付中介和电商,这主要发生在支付领域和零售业务领域;第三,监管方面的挑战,这两年尤为明显;第四,混乱的民间借贷的挑战。

其实最主要的挑战是第二点,全世界的银行都面临这个问题,中国尤其严重,挑战尤其巨大。因为中国的信用卡发卡量较少,人们没有形成使用习惯。因此大家现在都使用支付宝,感觉非常方便,而且管理非常有效。电商的发展导致支付宝的线上发展,线上发展再导致线下发展,线下发展再引发银行业的危机。

魏骥遥:由于2017年政策环境的大幅变化,这对于市场和银行的整体策略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市场的变化集中体现从以往金融的大发展、金融的自由化、流动性的宽松,进入到流动性正常的市场环境。在这个时候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也发生了明确的变化,银行规模增速从快速增长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在此背景下,过去老的一套投资方式将不再适用,业务模式调整或创新必然进入实操阶段。从当前银行业的状态来看,银行机构正积极寻求转型以及与金融科技结合的切入点,展示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方向。但反过来看,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也使的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资产荒”演变为“产品荒”,变革成为了银行机构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行业背景:监管界限明晰 创新才能有的放矢

2、在严监管背景下,不少银行利润增长缓慢。请问面对监管大年,金融机构或银行该如何应对?

胡明东:监管大年,实际上也是行业规范化的过程。以前P2P发展较快,P2P的非理性扩张对银行产生了冲击,而之前银行对自身的约束力也有所放宽。比如之前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问题,所以现在监管部门对银行存在的风险正在加强规范化管理,不允许承诺收益等等。银行本身也在加强规范化管理,比如一定要和客户说清楚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还要录音录像。现在整体经济环境还是偏弱的,在经济周期性震荡过程中,企业也存在风险,所以银行贷款也存在风险,因此银行本身也要十分谨慎。过去由于人为因素存在银行盲目放贷的情况,现在监管力度加强了,是一个规范化的过程。

王蕾:作为中介服务平台,我们起到为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牵线搭桥”的作用,具体通过我们的平台来做政策落地,我们会向上反映一些问题,政策也会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但政策调整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最主要是希望金融机构能推出一些适合实体产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当然,从金融机构角度看,他们有盈利要求,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存的,如果金融机构能快速做一些金融创新,那他们的市场份额会占比更高。

杜亚斌:实际上,电商发展导致支付中介的发展,再到储蓄业务的发展,关键在于竞争的场地不平等,因为实体商收税,电商免税等,这种不平等就是监管造成的。第二,银行和电商也处于竞争场地不平等,对银行的监管非常严格,对电商就很宽松。民间借贷也缺乏监管,因此对银行产生很大冲击。

总结看,要全面加强监管,不能只针对银行,而要对金融业所有领域都加强监管;第二,对银行业的很多限制是需要取消的,但对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监管是要加强的;第三,对银行的监管不能忽重忽轻,一些规则的制定应该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稳定。

魏骥遥:对于目前银行的发展方式来看,尤其是银行理财部门,严监管的环境对于银行的创新性遏制效果明显,银行在产品端及资产端的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大幅降低。而在此之际,银行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优化负债结构,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我们认为严监管环境对于银行的冲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监管界限不明确,在监管环境宽松的情况下,没有说不能做的就可以做;而在监管环境趋严的环境里,没有说不能做的就不做。因此在下半年金融监管边界逐步明晰之后,银行将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创新发展之中。

热点剖析:利用客群优势 拥抱金融科技

3、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广泛……科技金融背景下,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今后的创新和转型趋势如何?

胡明东: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科技金融是银行在支持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现在银行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服务方面有所改进,从最早的密码再到指纹再发展到人脸识别,现在先行先试的主要是农行,农行发展人脸识别的智能化服务,农民取钱不需要带银行卡,只要摄像头对着脸就能取钱、汇款、结算,通过ATM上就能完成,卡忘了也不要紧,也避免了人多排队,这可能是今后服务转型的方向。虽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目前比较普遍,但银行正在通过刷脸等形式进一步加快它的服务效能。

杜亚斌:科技金融的本质是电子货币全面取代纸币,电子交易平台大规模取代实体交易平台,虽然实体交易平台不可能完全消失,但越来越多的交易转移到互联网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看不到银行的影子,银行就会被边缘化。银行传统上是一个金融百货公司,它的最大优势就是面向广大消费者,它吸收广大居民的备用资金,转化成生产和消费中的借贷资金。如果银行不能直接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去,资金就会进入到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银行慢慢就变成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资金保管人,利润下降了。因此银行业现在应该更好的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积极的拥抱金融科技。

魏骥遥:目前金融科技的概念很是热门。但是目前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宏观的针对整个银行业的,没有具体到不同业务或不同的银行类型。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那么在下药前更应该明确病症。具体来看,这里归纳了三点:第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一的信息;第二是缺乏有效的需求或者成熟的需求;第三是缺乏持续的供给或者是能真正解决客户需求的问题。只有待这些基础问题明细后,金融机构才能更好的探索金融科技在具体场景中应用的可能性。

出路探讨:保证多样性 进行差异化竞争

4、在金融改革越发深入的情况下,未来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胡明东:现在银行的挑战还是蛮多的,比如面临互联网的挑战,银行的支付如何跟进时代的发展等等。个人认为银行要配合共享经济的发展,要配合最新的经济模式,要结合经济的转型发展来做一些调整。传统产业在经济较弱的时候是有风险的,银行要和新兴产业结合,比如生物能等。另外,银行要和政府配合,比如美丽乡村建设,政府会拿出相当一部资金投入,银行如何介入?这就要银行积极和政府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公共领域,政府会引导民营资金进入,产业逐步逐步放开,银行再进行放贷,这是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由于有国家财政补贴,银行是没有风险的,而且银行是能盈利的。

王蕾:就文化产业来看,部门银行成立专营团队的做法是很好的,因为文化行业是轻资产的,很多机构表示看不懂看不透,比如影视投资,拍电影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的宣发,每一步都可能衍生出一条产业链。所以,希望更多的银行参与进来,尽早参与,就能比同行先进入,了解的就比别人多,推出的产品也会适应具体的实体产业,也就能做的更好。

杜亚斌:现在人们通过互联网尤其通过移动通讯工具进行购买、转账和借贷。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通过移动通讯,所以银行要和电商竞争,就要把自己的关注点转移到手机上,每一个银行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手机应用程序,而且应该非常方便。比如在开发手机应用的便利性方面,要和电商有竞争力。举个例子,自己需要交停车费,银行的手机软件是否应该完善这些基本的服务。虽然手机应用现在基本都用支付宝,很少人用银行的程序,但迟到总比不到好。

魏骥遥:未来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点。1、法律关系的不明确,今年以来,包括政府层面、立法层面、监管层面各方面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尽管现有银行理财监管的规范,似乎把银行界定为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但它应该是一个信托关系。2、资产选择同质化严重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探索权益类资产及资产证券化资产。3、产品模式将逐步朝净值型方向发展,但并未所有产品都应该基金化,保证产品的多样性有利于银行的差异化竞争。4、金融科技在零售端的接入,大幅提升交互体验。5、委外模式对于银行仍然重要,有助于银行实现更为精准、高效的投资。

【来源:大众证券报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