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LL IN AI”战略,会引起市场怎样的波澜

/ 窦毅 / 2017-12-07 16:10
马斯克和李彦宏顺应了AI技术发展的大势,但同时也对AI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市场冲击。

非直接,但间接抄了科大讯飞们的底

百度将语音接口免费开放了,每个用户每天可以对语音识别接口进行5万次免费调用;对语音合成接口进行20万次免费调用;语音唤醒,每个用户3个自定义唤醒词,支持每月导出3次。

很多AI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商,不需要自己开发语言识别和合成技术了,也不用再去购买其他第三方的专业技术,直接调用百度语音技术就成了。这一把抄底,就好像某动的4G基站资源完全对外开放了。

但是,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及语音技术厂商是最受伤害的。

讯飞自己做了20多年的语音技术研发,等到了人工智能发展初期,一跃成为最炙手可热的AI企业,而今却遭遇互联网巨头釜底抽薪,抢占地盘。以前,百度、搜狗等自行研发语音识别技术,只是做到你有我也有的事,讯飞由于起步早名气大、有基础和积累,依旧是专业技术领域的大牛。

但现在,百度这一免费,或许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百度觉得这块业务没希望了,放弃了,免费白给大家用去;另一种则是百度看准了地盘,要在这一领域深耕。显然,情况不是前者。

可能很多网友有一个误会,有些人认为:百度免费了讯飞的主业,会让这家上市大牛公司面临没有收入的窘境。这些人做了一个不够恰当的比喻,这就如同360当年主推免费杀毒的年代,抄底了如日中天的瑞星杀毒。的确,现在可能没几个90后还知道瑞星、江民了,而当时金山毒霸若不是及早转型跟进,并引入了360弃将傅盛,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猎豹。

但是百度对科大讯飞的抄底不是这么简单、直接的,这样的理解有误区。科大讯飞的主要利润收益来自于教育教学、系统集成和电信增值服务等方面。而公司主打的语音识别市场一直是扩大用户认知度的主要方式,收入基本为零。2015年,科大讯飞早将语音识别接口免费开放给第三方了,也就是做了和百度同样的事。

但同样的免费开放,百度做和科大讯飞来做,意义完全不同。

尽管讯飞也开发了人脸识别,但毕竟不是主业,也没有更多的AI布局。可以说,语音是科大讯飞的核心,却只是百度的一小部分。讯飞免费是探索通过第三方打开和丰富应用市场,从而通过海量应用找寻自己在语音领域的盈利模式;而百度免费是将基础AI等技术开放,培养第三方AI领域新应用,从而控局AI市场。

为达目的,百度可以完全放弃单纯语音领域获利,而从在更广泛的整合应用中获利。这样一来可真的要吓死讯飞宝宝的股东们了。本来还在寄望讯飞语音市场有一个炸,结果发现4个2被俩猫干死了。

百度无意从底层技术、应用中获利,对于从事基础和底层AI技术的厂商就等于没有了盼头。原本最差还有机会倒在百度的怀抱里,成为AI市场的基础设施一份子,但现在这个机会也没有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科大讯飞等一批基础和底层AI技术厂商最好快速倒戈到百度对手的平台中。

百度手里还有一连串同花顺子、各种三带二

除了语音识别以外,人脸识别也是极其微妙的一项基础AI技术。语音是机器人的一张嘴和一对耳朵,而人脸识别就是机器人的一双眼。百度人脸识别接口目前是收费模式,但刚刚对价格做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对开发者从调用量计费改为可包月收费模式。尤其是对于广大中小业务开发者,几乎等于免费。

我相信此时必有一批人脸识别技术开发者哭倒在厕所里。太痛苦了,就这么被抄了底儿。

“免费AI”——百度一箭双雕。

语音识别是越用越准,人脸识别是越刷脸越精致的技术,百度开放这两大基础AI技术,让大家都用起来,可以让自己的这两项基础技术迅速成熟(普及)化,成为最好的语音和物体识别领域的大拿。

另外,各种丰富的应用输入调用了百度技术,数据就顺带输入到百度“体内”,百度成为了最了解AI发展的平台企业,百度也就成了AI最潜在的整合者。

人工智能发展到最后的竞争阶段,要求企业具有超强的垂直整合能力。例如超级机器人的开发,牵涉到大量系统、机电、光学、声控等等全方面的技术整合,才能最终完成。百度利用免费AI推广基础技术,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应用中,很自然就用技术将这些领域串成了“糖葫芦”。

其实,免费的语音和几乎免费的人脸识别只是公众表面看到的、能认出来的AI基础应用。百度在AI领域抄底基础和底层技术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已经将 学习平台PaddlePaddle面向广大开发者开放了。

什么是 学习平台,就是让使用它的应用开发人员无需关注底层技术细节,大大提高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效率。在百度PaddlePaddle上,已经把搜索、图像识别、语音语义识别理解、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用户画像等多领域的技术开放给了第三方。

今天的百度依靠搜索挣钱,而通过Open开放的AI技术平台,是在开抢明天中国AI领头羊的位置。

Open是AI时代金主的杀手锏

人工智能不仅是未来最大的应用领域,也是当今最为复杂的商业化系统,已经不是一些个人、团队或者一家中大型公司可以独立完成的“产品”了。AI相关技术研发牵涉范围广、难度深、研发复杂度高、投入资金密集。

开放的AI研发一方面加速AI相关技术和应用的研发进度,另一方面减少浪费。很多已经成熟的基础、底层技术有别人研发了,拿来就用,不必重复研发。这在目前AI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在AI市场,金钱很重要,可被应用和持续投资的AI技术,必须建立在足够的运算能力之上,硬件投入从起步开始就很昂贵。AI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发展的深水区,就好像现在民间企业很难设计生产出飞机一样,因为一个机型的设计你总要有一个很好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室,没有实验条件,总不能让设计师用画笔就画出一个飞机的设计吧?风洞实验室很贵,所以不是一般投资可以做到的。

如美团、百度、阿里等都在开放自己的运算平台给第三方,供他们利用BAT们采购的超级计算机研发设计新应用。但前提是,一切都要在它们的平台之上。这里有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来应用范围;机密的研发数据跑在了未来可能收购你的应用方地盘上等等。

未来不基于超级平台去研发AI不太现实,不谈数据,就纯硬件问题上,有过一些历史借鉴。大家看到语音识别方面科大讯飞很火,但是搜狗、百度、腾讯都各自在开发语言识别方面的技术。为什么有这样的事情,为何不拿来主义?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头们认为语音识别开发门槛儿降低了。科大讯飞20多年前起家做语音技术时,基于当时落后的硬件平台开发,大部分技术用于优化设备,在更有限的运算能力下,提高了识别率。

但现在环境变了,高运算能力,让很多新开发者不再考虑优化问题,得以快速接近了讯飞的语音识别率。从目前语音识别市场的例子,我们也能知道,AI开发者绝不能因陋就简,用便宜硬件优化开发AI,去绕大圈子。

AI时代,BAT关系调整,百度可能会快速处理携程和爱奇艺等资产

解读市场到这一步,我们应该已经能清晰地认识到,百度AI战略最大的商业价值就是让百度AI底层和基础技术被更多应用方使用。在BAT竞争格局方面,腾讯和阿里都比百度更有优势,尤其是腾讯投资很成功,目前在大多数AI最潜在的应用都在腾讯和阿里、小米雷系手中。

百度已经和雷系言和,下一步把腾讯和阿里从商业竞争关系,转为合作关系就更为重要了。在人工智能商业中,百度某种程度上会退到互联网产业中的Oracle、BEA的角色,放弃或尽量少做应用。

搜索领域的入口地位无法撼动,还要加强并持续成为百度的现金牛。无人驾驶,这块儿是百度新兴的应用,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且目前这一领域的竞争不明显。其实百度剩下要处理的资产,主要就是爱奇艺和携程了。

处理去哪儿网的过程中,百度对称雄OTA信心已经丧失,换到携程是最大股东,但百度对携程没有控制力。一个证据就是,如果百度能管携程,那早把想解决的糯米打包装进去了。携程与腾讯系的美团点评、阿里飞猪都有竞争。对于百度和AT合作很不利。携程能给百度带来的意义和AI战略相比,九牛一毛。所以百度退出携程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再说视频方面,爱奇艺还处于亏损阶段,由于购买版权的投入已经严重拖累了百度的财报。而且最近几年竞争,爱奇艺和优土没有拉开和保持住自己与腾讯视频的优势,反而被腾讯视频追上。腾讯系的娱乐能力,本就比阿里和百度强出不是一星半点。

爱奇艺在马东离开后,内容能力一直在退步。爱奇艺在百度系内活得也不快乐,至少不在百度主要精力范围内。

李彦宏宣布百度“ALL IN AI”战略后,百度总裁陆奇就提出了“主航道”和“护城河”的概念:百度的未来是主航道指信息流和人工智能两大业务;护城河是指能够让主航道业务航行更稳健的业务,比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地图。而爱奇艺、百度糯米等既不是主航道又不是护城河的资产,就可能进入“关、停、并、转”的范围。

此外,AI时代,硬件的作用开始超过软件,如不出所料,百度会将撤出获得的资金投资到AI芯片、硬件等领域。

按照百度的规划,自己要成为AI时代的IBM、Oracle、BEA,而让阿里、腾讯成为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可能才是最理想的状态。百度会尽量减少自己在应用领域和其他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但未必能真的直接拿到阿里和腾讯大门的准入证。不过从京东、美团点评、滴滴、小米等介入,甚至是更广泛的传统行业的介入来看,百度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来源|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