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收购摩拜?王兴:美团切中“超级生活服务”入口矩阵

/ 懂懂 / 2018-04-07 20:15
美团要做的正是超级入口、超级生活服务平台,共享单车本就是其中一环,从这个角度说,收购摩拜,其实是美团顺理成章的补齐了自己的拼图,与打车一道快速充实美团的出行矩阵...

美团收购摩拜,并不突兀。不仅王兴本身是摩拜的天使投资人,而且其对共享单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早在抛出互联网下半场是上天入地全球化时,王兴就曾拿共享单车举例子,他认为,ofo提出连接所有自行车,其实是错误的。把现有自行车连接上网,这是很传统的模式,只是停留在非常粗浅的层面。

尽管王兴并未给出进一步的看法,但是对于从天使投资到模式考虑都早已涉及其中的王兴,显然是对共享单车有更多的“迷恋”。而与其看着别人玩,为什么不自己亲自上阵?何况,美团要做的正是超级入口、超级生活服务平台,共享单车本就是其中一环,从这个角度说,收购摩拜,其实是美团顺理成章的补齐了自己的拼图,与打车一道快速充实美团的出行矩阵,让超级生活服务的赢面更大。

使能者王兴

4月2日,饿了么接受阿里95亿美元估值收购要约;4月3日,摩拜股东会通过美团收购方案。两天,改写了10岁的饿了么和3岁摩拜的“下半生”。

尤其是这一收购紧随阿里收购饿了么,足见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节奏是何其之快。也凸显出了美团、阿里们要在生活服务的“下半场”大动干戈,大干一场。大戏开演,但好戏还在后来。

对阿里而言,其是要以饿了么来凑齐本地生活服务的“班子”,也可以视为在支付宝、口碑均为做好本地生活服务的情急之下,阿里以大价钱“补课”。

而对于王兴而言,其掌舵的美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布局,加上此前已经推出打车业务,在此基础上收购摩拜,其实是对共享单车的使能。因为,共享单车经过过去两年的野蛮生长,正好走到了十字路口。如果一味地是融资、烧钱、再融资、再烧钱,只能是陷入资本怪圈。而王兴的出手,恰恰能终结共享单车的资本游戏死结。

进一步看,则是能通过美团的使能,让共享单车不至于在最后一公里出行代步上受局限。投入美团怀抱的摩拜,有望与美团的到店、到家、酒旅等业务形成共振,进而跳出共享单车的小天地,作为拼图的一部分联动上下游和左右方,释放共享单车的活力。

一如胡玮炜所言,“很多人都把摩拜单车看成是出行工具,实际上我一直说它是‘美好的生活方式’”,作为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的这一看法可以说击中了共享单车的要害,即,如果简单的将共享单车看作是出行代步工具,其想象力可以说是点到为止。而如果从生活方式的高度看,则有很多的可能性存在,可以超越出行代步,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加入美团阵营,胡玮炜也进一步表示,“live better是美团的愿景,这一点上我们有巨大想象空间”。

懂懂笔记认为,此话不虚。自从王兴提出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slogan之后,美团持续加速度,在多个维度的生活服务上发力再发力。如今兴哥喜提摩拜,已然不是简单地资本动作,更是对超级生活服务生态的加码,是以摩拜的短途共享出行代步功能,去加码美团的超级生活服务平台建设,与打车业务一道成为美团的自有部队,一方面是比用外力合作更容易实现资源的协调,另一方面则是手握打车、单车两张牌,在面对滴滴这样的出行平台时,更能应对的游刃有余。

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与美团的“得心应手”相比,摩拜由此探索共享单车更多“职能”的意义也是值得注意的。虽然过去两年摩拜和ofo都在疯狂扩张,但是只是网点的拓展和单纯的车辆这一物质层面的增加,只是量变,未有质变。而通过兴哥的美团使能,则能让共享单车跳出自己的井底,面向更大的空间去深耕细作,这对共享单车行业实际上是一个好事。待到美团将摩拜玩出“新花样”,ofo也自然能有所借鉴、有所启迪,进而是美团的使能带动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质变。

到店+到家+旅行+出行 高频全入口

不设边界,是美团的最大边界所在。从推出打车业务直击滴滴大后方,到收购摩拜组建出行矩阵,美团从来不是最先出手的那个,但却是最合适的一个。因为,衣食住行本就不分家,有两轮、四轮的出行服务助阵,美团的超级平台会更生猛,更有配套,也无形中拉高了生活服务的竞争层次。

2017年年底,为更好的践行“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使命,美团点评再一次升级组织,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这四大 LBS 场景。这四个场景的确是目前生活服务层面的主要场景所在,面向的是不同用户群体的场景需求,也是同一用户群体在不同时间、地点的场景需求。有投资人甚至将美团形容为“狼牙棒”:如果拿武器来比较的话,美团像一根大棒,不够锐利,但是它很大,它有很多的可能。现在需要在棒上插针,针插多少、插在什么地方,是美团现在比较重要的事情,“当针插得足够多时,这根大棒就变成了狼牙棒”。

的确,美团的到店、到家、旅行、出行,无一不是刚需场景,而目前来看,前三个场景美团点评基本上已经确立了行业龙头地位,无论是到店的团购、酒旅,还是到家的外卖,美团都跑在了行业前面。而通过推出打车业务,以及收掌摩拜,其出行场景的业务覆盖能力也得到加强。如果是单纯的做打车,或是在没有打车业务的基础上却盲目收购摩拜,都很难起到对滴滴的牵制。而通过打车+单车,则实现了一个共享出行的左右手,对滴滴构成牵制的同时,更容易渗透到美团的前三大场景中去产生生态意义上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到店、到家还是出行,都是高频需求,这些需求基本上串联起了用户的日常生活,而从前三大场景的根基夯实到出行场景的迅速布阵,让美团不仅对滴滴,更是对阿里也形成了牵制。以阿里为例,用户在美团订了外卖就不会再用口碑和饿了么,在猫眼买了电影票也就不会上淘票票,在美团订了酒店也不用再上飞猪。这种牵制,对于目前还只是入资但并没有执掌任何一个出行平台的阿里而言,是足以让其头大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阿里收购饿了么加码到家服务,美团收购摩拜、推出打车业务形成出行矩阵,阿里势必不会无动于衷,而是很可能会去布局其出行业务,如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就开始试水顺风车业务。但是,除非阿里正式推出打车业务和收购ofo,否则其在出行这一场景上会一直跑在美团后面。而时间就是战场,晚一步都足以致命。

由此来看,在到店、到家、旅行等场景上从来不是第一个布局的王兴,在出行场景上走在了阿里的前面,也通过打车+单车的左右手,对滴滴形成了合围。至此,关于收购摩拜或许是王兴在2018年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而跳出场景的层面,从未来超级生活服务战略升级的角度看,美团的想象力也是值得期待的。

美团的未来想象力

如果某一天美团推出共享 ,我们不必惊讶。一如网上的段子所言,刚从美团辞职拿到摩拜offer,结果因为美团吃进了摩拜,又“无缝”成为兴哥的员工。这样的段子,其实可以展开更多想象,按照出行线条,已经涉足网约车、收购摩拜的美团,在未来共享 甚至自动驾驶等泛出行经济上势必会有越来越大的尺度,露出更野的拳脚。

这边厢美团做起出行经济,那边厢则是滴滴要搞外卖,中间还穿插着进行了一曲阿里饿了的曲调,这场围绕大生活服务的大戏其实才刚刚上演,一出出的你“应”我“和”背后,是万亿级市场规模面前不按常理的出牌。

而对于已经坐实了到店、到家两大场景NO.1的美团而言,其实,越到下半场,越有想象力。无论是美团的老本行本地生活服务,还是共享出行的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围绕的都是用户在不同场景的刚需,而且这些场景不是孤立和割裂的,而是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共享单车可以视为对网约车的补充,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而到店本就是万亿市场,曾掀起本地生活服务史上第一波大战(千团大战),而在到家的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骑手背后也实际上是组成了一张偌大的地网。

按照王兴的上天、入地、全球化来看,上天会成为下半场的先手。就在3月24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王兴就透露,美团已在朝阳大悦城内测无人配送车,预计在2019年实现片区规模化运营。王兴指出,“很多突破性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在最初仅服务于少数人,而美团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普惠大众。”

实际上,早在2016年美团就成立了W项目组,研发特定场景下的无人车配送,2017年当王兴察觉到无人配送会是外卖行业的趋势,“送外卖机器人会很快出现”时,美团将W项目组提升为事业部,由美团点评科学家夏华夏博士领导,担任无人配送部总经理一职。

由此可以开脑洞的是,打车+单车是用户维度的出行方式,而骑手+无人车则是到家业务层面的未来组合,技术驱动的下半场,通过扣准出行需求入地,再通过超越业务层面的技术布局上天,加上摩拜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能佐力美团的全球化。如此,美团实际上是通过对四大场景的全覆盖实现了一条龙式的超级生活服务平台+高频全入口的布局。

这种角度来看,共享单车不仅不用再让用户交押金、甚至可以不需按小时计费,而是完全免费。前提可能只需要用户打开美团的APP,确认一下到店需求,就可由商家为用户买单。或者是,用户在四大场景的消费可以实现对共享单车骑行费用的冲抵,比如引入消费积分机制。

而当有用户、有场景、有市场领先地位的平台持续渗透和纵横扩张,当技术成为驱动力,脑洞其实可以开的更大,在四大场景之间的联动,和高科技对场景业务的赋能上,还有更多想象力。或许这种想象力,才是美团吃下摩拜的真实动机所在。

来源|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