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问起为什么不选择新能源 这个问题,总能得到几乎相同的答案:充电慢、价格高、实际体验不如燃油车、残值率低下、以及还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不安全"。
这个所谓的不安全就包括新能源 太容易火了,"火"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火,新能源车型因为自燃这受到了尤其多的诟病。
随便在某个搜索引擎上输入 自燃,新能源车型自燃的新闻绝对是要盖过燃油车自燃的新闻的。
传统燃油车自燃的少吗,并不少,只是媒体人为了流量总得找些博人眼球的话题来吸引读者,燃油车自燃和新能源车型自燃,后者自然是更具话题度,就像是一有女司机出事故,新闻的标题总得带上性别,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很多消费者在这些kol铺天盖地的洗脑中,潜移默化的就认为新能源车型好像是更容易火一点,至于理性和辩证,早已烟消云散了。
可真是情况又是怎样,新能源车型真的容易自燃吗?
01 权威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真不容易火
9月20日,在2020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针对新能源 起火这问题进行了说明:2019年中国新能源 起火的概率只有万分之0.49;2020年这一概率进步下降到万分之0.26。
而同期燃油车的自然率达到多少呢?万分之1-2,起火概率是新能源车型的2-4倍。
这一结论与大众的认知大相径庭,也算是为新能源 的安全性正了名,更有意思的是,这组数据来源于新能源 国家监管平台,真实性和权威性都毋庸置疑。
很多读者可能是第一次知道我国还有这么一个平台,其实早在2017年2月就已经开始运营了,目的就是实时监控新能源整车运行安全状态、行驶里程和充电量,整车和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故障等信息。
截止到9月14日,新能源 国家监管平台已经接入347万辆车,总里程数高达1623亿公里,日均累计行驶里程达到了1.3亿公里。
02大品牌更安全,充电并非自燃高发时段
基于新能源 国家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还能得到更多可能颠覆你认知的信息,比如特斯拉 的自燃概率是高于国内其他新能源车型的。
根据新能源车监管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的新能源车每行驶4.47亿公里,才会发生一起自燃事故,而特斯拉平均每2.8亿公里的里程就会发生一次着火事故。
所以一味的贬低国内新能源 绝对是非蠢既坏,而从起火的时间来看,特斯拉自燃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电池老化、设计缺陷、BMS系统故障、撞击等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但根据数据显示,大型车企车辆自燃的概率还是要低于小品牌的,它们的产品设计往往更加合理,生产流程也更加规范。
此外,大家潜意识里认为的纯电动车型在充电过程更容易发生自燃事故也不正确,因为数据显示新能源 在行驶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自燃风险,在有记录的纯动车自燃中,静置状态占比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03新能源车型起火概率低,但并不意味更安全
宏观来看,新能源车型的起火概率比传统燃油车更低,但着并不意味新能源车型就更安全。回顾国内的新能源车型起火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车型自燃有几大特点:一个是极快,一个是猛烈。
而传统燃油车起火,一般是从车头开始蔓延,但由于防火墙的存在,火势不会迅速侵入乘员舱,会留给乘员足够的逃生时间,但新能源车型由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非常快,所以留给乘员反应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这就和飞机与 谁更安全一个道理,虽然飞机的事故率远远低于 ,但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是特别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家也有强制标准,要求新能源车型必须有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同时明确了电池单体 "失控"后,必须要在5分钟以内不发生任何的起火爆炸,以便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
写在最后:
诚然,目前新能源 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每一个新兴技术想要变得成熟,都需要经过这个阶段,到现在还一味的给新能源 抹黑的,既不道德也不仗义,同时也希望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多点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