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的算盘与共享单车下一步, 合并会是终局吗?业界

/ 陈纪英 / 2017-09-25 20:04
投资界担当朱啸虎已经自成IP,在科技圈上头条的密度,让娱乐界的汪峰自叹不如。汪峰上个头条,还要蹭老婆章子怡的名气。

投资界担当朱啸虎已经自成IP,在科技圈上头条的密度,让娱乐界的汪峰自叹不如。汪峰上个头条,还要蹭老婆章子怡的名气。

投资界的名利场全凭本事吃饭,投资回报是资本和底气,随之而来的名气则是馈赠,投出了滴滴、饿了么、ofo的朱啸虎,本事也配得上名气。

不过呢,要是光看投资成绩,这个名单上还有红杉沈南鹏、经纬张颖等等。所以,要上头条,还是要加持热点——滴滴快的合并后,围观群众少了许多,今年的热点当之无愧的是共享单车,毕竟围观群众除了吃瓜,还爱看撕逼。

只是,朱啸虎谈起来ofo和摩拜,一年多口径变了四五次,做投资也要与时俱进吗?比如昨天的“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朱啸虎说“唯有两家合并才能盈利”,至于“谁合并谁,并不重要”。

从去年的“3个月结束共享单车战斗”,到和马化腾互怼“明年见”,再到昨天的“合并才能盈利”,朱啸虎身为ofo投资人,发声的动静,闹得比ofo创始人戴威还大————朱啸虎可比好学生戴威敢说多了。6月底,戴威还说ofo2018年能实现海内外全面盈利,朱啸虎昨天却非说“合并才能盈利”————PR就算管得住老板的大嘴,也预防不了投资人的善变啊!

朱啸虎为何一再改口?合并,真的是共享单车终局吗?

善变背后,朱啸虎的小算盘

昨天朱啸虎的复旦表态,瞬间刷了屏。要知道,就在8月初的硅谷对话上,在被文厨问到“ofo和摩拜会又合并吗?还是说这次会不一样?”

当时,朱啸虎还特别犹疑,“可能会不一样,这个现在真的不知道,很复杂。就像当初朝鲜战争一样,三八线上是谈不了和的,必须打到三七线,三六线才行。所以现在都还在继续努力吧,看看谁能打到多少。”

如果再回溯到去年9月,彼时,滴滴在合并快的后,又刚刚宣布合并优步中国。那时滴滴和程维的极致荣光,自然也是天使轮投资人朱啸虎的。因此,自信的朱啸虎,如同神谕一般放出了对共享单车终局的预言:ofo三个月干掉摩拜,“ofo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摩拜布一辆车,ofo 可以布10 辆”,“90 天共享单车的战争就会结束。”

朱啸虎虽然在投资圈封了神,也未必句句都是神谕。从90天见到1年见,再到“合并才能赢利”,朱啸虎态度一再退让之后,或许是诸多变量共同加持的结果。

第一,政策和行业维度:共享单车已经从粗放的增量市场阶段,到了精细化运营的存量阶段。

各地已经陆续出台政策,对共享单车进行总量控制。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下发通知,暂停在北京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车。未来各区根据容纳量和车辆停放秩序情况,实时调控企业投放数量和节奏。至此,北京成为了继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后,第12个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的城市。

今年6月,戴威曾说,年底要把单车的投放量提升到2000万,把单车看作一个绝对的增量市场。而调控政策出台,让ofo当初依靠跑量碾压摩拜的战略设想成空。

相反,精细化运营,则是摩拜的优势。

政策的另一导向,是鼓励共享单车智能化。比如,北京市要求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安装智能终端实时把位置、时间、开关等数据传输至平台。

作为政策风向标的北京、上海陆续出台政策,或许意味着,未来可管可控的智能锁以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后台调配系统,将会成为广泛应用的政策门槛。

总量控制、智能化导向,都有利于精细化运营的摩拜模式。当然,原本低成本、机械锁、跑量的ofo,如今也开始补足智能锁的短板,提升运营能力。但是,短期内ofo很难超越摩拜的先发优势。这或许也是朱啸虎改口的原因———原本低成本、机械锁、跑量的ofo模式,与政策导向相悖,ofo必须迅速换血,进行智能升级。

第二,公司维度:ofo 2018年全面盈利可能并不容易。

戴威6月底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ofo年底实现国内盈利,2018年实现海内外全面盈利。

比起戴威的笃定,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则淡定多了。就在同一个论坛上,胡玮炜的表态是:摩拜单车已具备盈利能力,可以实现盈利,但盈利不是摩拜现阶段的目标。同时,现在考虑IPO还太早。

ofo创始人说公司形势一片大好,ofo投资人却大嘴巴说“不合并难盈利”。

从报喜不报忧的公关策略来看,投资人不一定美化自己投资的公司,但绝对不会丑化、黑化自己投资的公司。而且,ofo还是朱啸虎投资成绩单上仅次于滴滴的亮点。因此,朱啸虎的此番表态,也许是他本人并不相信戴威此前的乐观表态,而亲身经历过滴滴、快的、优步中国合并历程的朱啸虎,自然也就把合并当作终结双寡竞争的优选方案。

第三,主观诉求维度:创始人把创业当事业,投资人把投资当生意。

朱啸虎的发言一刷屏,就有人吐槽说,朱啸虎这种“求和”的表态,对于ofo非常不利,一是动摇ofo的军心,二是让外界猜疑。

不过,同为投资人,风云资本创始合伙人侯继勇非常理解朱啸虎的做法,他在朋友圈说,“作为投资人,朱啸虎只是讲了一句实话而已:对资本来说什么最重要?当然是赚钱最重要。第一是赚最多的钱,而是最快速的赚钱,数量和速度能兼顾最好”。“投资人把自己的项目当孩子养,不是太入戏,而是演错了角色。”

朱啸虎2016年1月a轮投资ofo,到2017年7月ofo完成最新一轮7亿美金投资,朱啸虎的投资回报,一年内可能有几十倍,赚钱的目标已经实现。

第二个赚钱指标是速度。作为早期投资人,朱啸虎投资ofo的回报溢价已经接近最大化————随着共享单车市场饱和、格局已定,无论是ofo还是摩拜,其市值短期内很难出现指数级的暴涨。因此,朱啸虎鼓吹合并,其实是通过合并快速变现。

那为啥是朱啸虎主动开口求合并呢?原因很简单,ofo和摩拜的投资者还包括腾讯和阿里,后两者都是战略投资者,两家都不差钱,而朱啸虎作为财务投资者,相比战略投资者,更看重财务回报,更着急变现。

之前,朱啸虎说,最好的投资,是能和创始人做一辈子好朋友————但朱啸虎这话说得不老实,创业成功了是朋友,创设失败了不但很难成朋友,还可能撕逼。当初朱啸虎在拉手网的项目上亏了不少钱,现在谈起来吴波,就没啥好话,比如缺乏企业家的格局等等。

总之,朱啸虎一再改口,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其投资利益的最大化————不遮掩,倒也算得上美德。当初为ofo站台,是为了尽快帮ofo找到下一轮融资方,做大估值,把未来的投资回报最大化。如今着急求合并,是为了尽快变现,尽快把回报揣兜里。

合并会是终局吗?

创始人把公司当孩子养,投资人把项目当猪肉卖。滴滴快的合并成功了,ofo和摩拜也能如朱啸虎所愿,很快合并了事吗?未必!

第一,创始人合并愿望不强烈。说到底,公司还是创始人的。

当初滴滴和快的合并,不仅仅是投资人意思,两个公司高管团队也有意愿。而ofo和摩拜创始人的公开表态中,并没有表露强烈的合并愿望。

此前戴威接受采访时,把ofo比作安卓,把摩拜比作iOS————你能想象iOS和安卓合并吗?!

而谈到共享单车是否会出现像网约车领域那样的行业并购潮时,胡玮炜直言:网约车平台更多的是一个连接司机和乘客的平台,属于轻资产。但摩拜单车连接的是机器和人,摩拜公司有非常重的资产,整个运营中需要考验密度和运营效率。摩拜必须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考虑并购。

两个创始人的此番表态,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共享单车项目对于朱啸虎来说,是N分之一,但是对于戴威和胡玮炜来说,就是唯一,亲孩子拱手让人,伤心也伤身。

此外,双方投资人中,对于合并热络的也不多,比如摩拜的投资人,就公开表示,不看好合并。

第二,投资人求合并是为了消除竞争,最多最快的投资回报,而创始人求合并是为了1+1>2,目前来看,合并的增量价值并不突出。

正如胡玮炜所言,目前摩拜和ofo合并,无法产生滴滴、快的那般的增量价值。

滴滴、快的是轻资产模式,司机来源于第三方,不但要通过补贴争夺用户,还要通过补贴来抢夺司机——一旦补贴停止,用户和司机都要跑到对手那里。而共享单车是重资产模式,单车属于公司自有,竞争激烈程度并没有滴滴快的那般。

其次,摩拜和ofo完全两条发展路径,合并很难产生协同效应,产生1+1>2的增量价值。

第三,ofo摩拜合并,滴滴未必愿意。

作为大股东,滴滴投资ofo的,并非完全基于财物投资,而是扩张业务边界,补齐大出行领域的布局。

当初朱啸虎说服滴滴程维投资ofo时,就说过,“ofo再不济也能卖给滴滴”。从ofo对于滴滴的战略价值来看,滴滴很难会放手ofo和摩拜合并。

不过,为啥朱啸虎的态度从卖给滴滴变成了摩拜ofo合并呢?

摩拜和ofo合并,第一能彻底消除竞争,第二合并之后,蚂蚁、腾讯这两大金主估计都会抬价,抢夺合并公司的话语权,如此一来,合并后的公司估值才能实现最大化,朱啸虎等早期投资人的股份,也能卖个好价钱。

第四,政策障碍。由于两者占绝了95%的市场份额,一旦合并,就有垄断嫌疑,可能会引来主管部门的反垄断调查。

说实话,作为一个共享单车的 用户,我也不希望合并,免费骑车和抢红包的好日子可能一去不返——滴滴快的优步一合并,优惠券就少了不少吧?

所以,虽然投资界男神朱啸虎的小算盘打得很精明,但短期内,ofo和摩拜合并,也没多大可能,朱啸虎美梦难成真。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