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央行的突然降准 会重新开启房市利好吗?专栏号
<em>当真相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em>
<em> </em><em> </em><em> </em><em> </em><em> </em><em> </em><em> </em><em>——温斯顿·丘吉尔</em>
<em> </em>
前天央行突然公布降准,朋友圈热闹非凡,不少自媒体或是正规的媒体纷纷进行预测。但是,坤鹏论发现,许多人基本是拿着2016年降准时的文章改吧改吧就来评述这次的降准,比如:5大影响与你的钱有关、什么利好股市、什么降低银行理财收益率之类,欺蒙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
自媒体时代,乱讲话的自媒体人太多,所以坤鹏论一直建议,要想看清楚一个问题,起码得看10篇以上的相关文章,否则你大机率会被带到沟里去。
距离上次2016年2月29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已经过去了近26个月,那次央妈对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同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加上本次降准,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10次降准。
并且,这次降准,步子不小,以前每次都是0.5%的节奏,这次直接1%。
历史上,降准大于等于1%的只有四次(网上有不少相关信息,但时间上有所不同,坤鹏论特意查了一下资料,也进行一下校正):
1998年3月21日(从13%降至8%,亚洲金融危机、银行坏账高企、国内去产能)
1999年11月21日(从8%降至6%,直降2%,危机后遗症)
2008年12月5日(大型金融机构降1%,中小型金融机构降2%,次贷危机)
2015年4月20日(降1%,地方债大量置换)
央行表示,本次降准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也就是说,本次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到16%或14%,基本回到了2008年的水平。
但,这些都还不是重点,要想透彻理解,你得明白文件里的几个关键点:
1.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明确货币政策不会变,也就是钱依然会很紧,不会宽松。
2.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很缺钱。
为了稳定,要把这次降准释放出来增量资金4000亿,大部分给它们。
另外,今年还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关键年,大量外资银行将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央行宣布降准,并置换9000亿的“中期借贷便利”,可以降低银行的成本。
3.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要把新增的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适当降低它们的融资成本,这钱不会用做其他用途,并且为了防止挪作它用,要纳入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看你还敢乱搞。
坤鹏论认为,这次依然是央行的定向降准,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主要还是贯彻落实中央扶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实施普惠金融战略的结构性政策,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国家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是指导思想,不可动摇。
所以,想着房市利好的朋友洗洗睡吧,觉得利好股市的朋友看看这两天的大盘表现呗,银行依然高唱缺钱缺钱缺钱,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会降低。
有关注财经的朋友会说,4月16日,央行提高了14天逆回购的利率,明显是想引导利率上行,控制金融风险的节奏,这和4月17日的降准是不是有些矛盾?
其实这也恰恰表现出了如今的经济形势相当复杂,中国经济现状,承受不了高利率,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不同,美元加息,如果一味跟进,就会显得过于激进,甚至导致钱荒出现,所以央行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定向降准,未来很可能还会降准,但依然是相对精准的定向降准。
昨天有老钱私信坤鹏论问降准是怎么回事,降息又是怎么回事,在这里稍稍普及一下。
先说说降息。
降息就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
简单说,你在银行里存了1000万,以前利息是每年5%,突然有一天降息了,降成了每年1%,这时候,天性逐利的你肯定会想着,不能把钱放在银行里面了,利息太少,看看有没有其他获得回报更高的投资方式。
降息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降低央行存款回报,让钱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提高交易活跃度;二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简单来讲,降息是鼓励投资。
那么降准呢?就是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简称。
银行怎么赚钱,之前咱们也聊过,它最基本的赚套路就是低吸高贷,用存款、理财等方式把老百姓和企业的钱借过来,然后再以比存款和理财更高的利率把钱贷给老百姓或是企业,从中赚利息差。
而就在这个简单的套路蕴藏着一个巨大秘密,那就是信用扩张。
比如:你往银行里面存进了500万,A企业正好要贷款500万,于是你的钱被银行贷给了这家企业,这时候,银行只是把500万这个数字写进了A企业的账户,你那500万实际还在银行里,并没有被提现出去。
后来,A企业要向B企业采购500万的商品,A企业通过银行将钱转到B企业,这时依然也只是500万这个数字被写进了B企业的银行账户,500万其实还在银行那里,顶多是在不同银行间流转,没有出了银行体系,更没有真正流出银行。除非是B企业直接把500万现金从银行中取出来,这才算真正离开银行体系。
如果只是写数字,那么银行理论上可以把你的500万再贷给C企业、D企业.....
这就是信用扩张,如果不加管理,银行可以用很少的钱创造出无限量的账面资金,创造出很多银行账户上的数字。
到这里,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到,如果大家都去把钱取出来,银行不就抓瞎了吗?
对!如果遇到经济不好,大量企业还不了贷款,钱收不回来,储户再集中跑去银行取钱,银行很可能面临无法把钱还给储户的窘境,这下,储户会更慌张,一传十,十传百,所有储户都去取钱,就形成了挤兑,如果没有人给银行注入大量现金,银行就只有等着倒闭了。
所以各国的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银行的信用扩张,避免盲目放贷导致银行没有充足资金兑付储户的存款,设置了存款准备金规则,银行每收一笔存款,就要按照规定将其中的百分之多少的钱交给央行来保管,这笔钱就是存款准备金,而百分之多少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并且,当银行向企业贷款,把数字写入到企业账户上时,也等于银行又多了一笔存款,同样也要向央行交存款准备金,这样,银行就不能无限制地扩张信用,如果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20%,理想状态,银行最大能把信用扩大5倍。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意思,按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降准1%,就意味着可以放出超过万亿元的货币,对照一下这次降准,偿还MLF约9000亿元,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两者相加,约1.3万亿元。
简单讲,降准就是投放流通货币,当然,像央行现在这样有条件附加的定向降准,绝对不能简单理解。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3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3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4亿。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