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进步真能取代APP一统江湖?专栏
最近微信张小龙说了一句话,震动了互联网,其意是让不久的将来微信开发“应用号”取代手机APP。但是不得不说其实微信本身就是一个APP是不变的事实,而且也离不开HTML5的功劳。另一方面因为HTML5 运行于浏览器这个盒子内,会收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目前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效率问题。另外,参看目前的桌面端,网页应用有,但是也没完全占领桌面。
那么未来是否是html5的天下?
以小编的看法html5和app两者不存在谁取代谁这一情况,随着手机CPU性能的提升,HTML5在手机上的体验不会比原生差;其实主要还是看业务,在我看来,未来会出现这种情况,APP使用原生开发一套跟JS交互的SDK,至于这个SDK根据业务来定,然后用H5来做UI和动画,就类似于原生只是做了一个壳,而展示层由H5来做,这样就减少了开发成本,也会加快APP版本的迭代。
随着技术的成熟,基于html5开发的web app必定的占据一部份native app的市场份额。就像此前在微信朋友圈比较火的微场景,主要是由第三方在线工具制作出的html5页面,相信随着这类工具功能的丰富和性能提升,必定可以实现简单native app的效果。
另外2个平台代表着不同的生态圈,HTML5开源,原生APP体验佳,各有千秋; app某种程度体验会比webapp(h5)好,而webapp不用安装,只要有浏览器就行,这意味着 HTML 5 应用的使用成本更低,更新也只需在服务端完成,开发成本也比原生应用低。对于低频次的长尾需求,HTML 5 是很合适的解决方法。但目前在性能、操作效率、稳定性安全性这些方面,HTML 5 应用还落后原生应用不少。
我举个例子,几年前的web和flash之战,那时很多人觉得flash会取代web,但那么多年过去了,你会发现每个语言都会有他们合适的场景。随着html5的到来,web出了很多新技术,如angular、node,也能做出和原生app一样的,但是他们都是可以互相依存,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微博H5版本,您觉得跟微博app有什么区别?几乎差不多吧,所以呢,这两者不存在谁取代谁这一情况。
在张小龙看来,每换一部手机就要重装APP,非常麻烦,而且APP重复的安装率已经越来越低。未来微信可能会开发一种新的公众号形态—“应用号”,用户关注了“应用号”,就像安装了APP一样。小编看来此类应用只是一些简单的页面,在处理复杂数据方面还不够火候,还得依靠独立客户端进行交互。
第一手科技爆料,关注微信公众号:techwindow,精彩继续!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