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中国的外资在东南亚再遇中企阻击:胜负如何?态度

/ 懂懂笔记 / 2017-09-28 09:31
“人和动物都一样,通过不断迁徙以适应生活环境。”这是高中生物课本中的一句话。现如今,这句话用在那些“迁徙”的外资企业身上,显得尤为合适。

“人和动物都一样,通过不断迁徙以适应生活环境。”这是高中生物课本中的一句话。现如今,这句话用在那些“迁徙”的外资企业身上,显得尤为合适。

半年前,“外资撤离潮”曾一度被舆论炒得火热(也包括不少“别让某某某跑了”),有的媒体甚至“刻画”出了一幅“外资大举撤离中国”的景象。真相是,人来人往都是常态,有些现象显然被夸大了好几倍。那么,一部分外资企业调整中国业务,甚至迁移了国内的工厂是事实,但是这一轮大迁徙的实际情况现在如何?

“说好听就是业务的‘调整’,说不好听就是企业在中国活不下去了。”在一家大型外资光电企业担任主管的Aaron告诉懂懂笔记,无论是研发的调整还是主力工厂的迁移,这些外资企业都是中国市场竞争的“淘汰者”,为了求得生存,不得已才“迁徙”到另一个看似适合“生存”的地方。

的确,从几年前,基于成本的压力和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的原因,耐克和阿迪等制造生产厂就全部迁移至东南亚,如今这一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天堂”。

然而到了东南亚,很多“外资”却与已经深耕当地的“中国企业”遭遇,面对“阻击”这部分外资企业的“出路”如何?

从部分外资企业的“初衷”看现如今的“撤离潮”

2009年,一个深圳的工人月工资3500,一个外国工人月工资也是3500,不过前者是人民币,后者是美元。”Aaron说,劳动力“廉价”是部分外资企业选择进入中国“拓荒”的最初原因。这其中就包括Aaron所任职的这家知名光电企业。

作为一名“随迁”东南亚的外资主管,Aaron的身份显然很是尴尬:“十年了,我看到了公司在国内的发展,见证了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跟随着市场节节败退。现在我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几个‘随迁’户之一。”

“08年之后,出于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LED光源被广泛应用,那个时候做得好的并没有几家,所以我们产品的需求量很大。”Aaron表示,最早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只是一个办事处,随着市场对节能光电设备需求量的大增,09年公司决定在深圳设立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工厂,Aaron还曾承担新工厂的技工和工程师的招聘工作。

“那个时候深圳虽然发展起来了,但是最基础的制造工人月薪也就3500到4000元,管理岗大约4500元左右,有学历有技能的研发人员也高不到哪去。”虽然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但Aaron告诉懂懂笔记,在那个年代许多人都能希望进入一家“外资”,除了感觉“稳定”之外,还“有面子”。所以招聘时工人可谓“一窝蜂”,人力资源供大于求,薪资水平也高不到哪去。

不仅仅是广电行业,曾在龙华一家日资 配件生产厂担任高管的Max也表示,在配件厂设立之初,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人,甚至在学历上还可以“任性”择优录取。“那个时候,本科学历在这里当操作,每个月薪水也就4000不到。”他表示,相比于本土员工每个月20万日元(近1万元人民币)的薪资,外资可以说节省了近一半的人力成本开销。

“而且那时候的(中国)员工维权意识并没有现在这么强,而且外资企业管理相对也有一定的自由度,所以加班加点就成了‘常态’。”Aaron告诉懂懂,早期外资为了进一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大量要求员工加班加点,而且许多时候是没有加班费的。员工为了“外资”的面子也忍气吞声,任劳任怨。Max对此也表示,在成本核算极其严格的日资企业里,这种无限度加班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对于早期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外资企业来说,的确是有点得了便宜又卖乖。利用当时国内制造业工人薪资水平较低的优势,大量节约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并且,还会通过加班进一步压榨员工的合法权益。

或许那时的外资企业都没有想到,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这些“小便宜”与“不公”必然会被颠覆。

“尤其在这将近五年里,国内的薪资水平会翻了接近一番。”Aaron分析,单单以深圳为例,现在一名技术工人的薪资基本上可以达到8000到10000元每月,基本上和日韩技术工人薪资相近,甚至逐渐在逼近欧美。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薪资自然也“水涨船高”。甚至部分已经达到了20~30万的年薪,研发费用随之也就急剧攀升。

对于互联网、高科技产业来说,人力资源成本的提升必定增加企业整体运营负担,减少了利润空间的同时也阻碍了资金的回流。而在制造业里更是如此。

然而,除了人力资源成本的翻番,更恐怖的是土地价格的成倍增长,十年来“炒房热”几乎把国内的每一寸土地都“炒”成了“天价”。地皮贵,房价也就贵,房价贵租金也必然贵。

“五年前是一个转折,厂房租金涨了一倍有余,从那个时候开始,租金就每年一涨。”Aaron告诉懂懂笔记,一开始厂房的租金每平米25块钱,然而就在今年“撤离”前,租金已经涨到了65块钱一方。6万平米的厂房每月光租金就比以前多了近250万。“就连一位‘老外’高层开会时开说:估计(深圳的)地底下都埋着金矿。”Aaron嘿嘿一笑。

既然人不“便宜”地也“涨价”,部分外资企业自然会感到“心灰意冷”。

此时,东南亚地区6.25亿人民与印度的13.25亿人民都在朝着这些外资企业“挥手”。或许这些外资看到另一个“外地”,就人口而言这是一个比中国还大的洼地。

只要定位错了,再多的人口都“白搭”

如果说外资企业选择在中国“开场设营”的初衷,就是因为人力资源成本低,那么人口红利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或许就是它们最终目标。

“中国每个家庭买我们一颗灯泡,我们的营收就高达80亿人民币了。”Aaron说,早在深圳公司开业的时候,一名华南区域的高管曾用这句话来激励所有的员工,“我当时也觉得深受鼓舞,但现在看来觉得蛮可笑。”

约14亿人口的中国,的确具有十分庞大的消费市场。就像那位高管所假设的一样,如果消费者都认可你的商品,全国每人都购买一件的话,那么可能福布斯排行榜就就会有你的名字了,甚至首富都要给你让位。

可惜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总是片面的,你永远不可能满足“千人千面”的需求。在这一点上,外资企业显然“不信邪”。

放在十年前,任何一个外资品牌的产品,问周围的人,这东西怎么样,相信清一色都会回答“高端”。然而就在工厂撤出前,Aaron的领导还在用“高端”这个词评价他们推出的产品。

“外资等于高端,现在这么想的人不多,但外资等于贵却成了所有消费者的条件反射”。Aaron告诉懂懂笔记,基本上他们同期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一开始都是很“高端”的,瞄准的是国内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所以价格相对都比较高,过高的溢价则体现在品牌和品控上。

如今,国外品牌显然将焦点聚焦在“消费升级”上。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内的中产阶级群体也有所提升,社科院2016年的报告数据,国内中产阶层比例升至33%(但是这个比例远比日韩等亚洲国家低得多)。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中产阶级群体数量甚至赶超美国。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群体就一定要购买“高端”的产品,大多数中产群体在消费方面已经趋于理性。

“一个排插,就因为是国际大牌,就卖得比公牛贵了快两倍,推销来推销去也没觉得好在哪。”打算在沃尔玛购买排插的小涵向懂懂笔记抱怨,导购很喜欢推介所谓的国际大牌,卖的贵不说,其实也没觉得和国内品牌有什么区别。居家过日子图的是实惠,就拿排插来说,安全够用就好。

“正因为国产同类产品的品质在提升,所以现在和外资产品的距离越来越小,如果单纯说‘品牌溢价’的原因就卖贵这么多,显然消费者难以接受。”Aaron对于公司一直在中国标榜着高端的定位,也觉得很无奈。不过他透露,包括他们公司在内的外资企业,撤到印度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原因,除了因为劳动力“廉价”之外,也看中了这个将近20亿人口的消费市场。

“印度以及东南亚虽说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生活物资物料依旧匮乏,许多基础建设还很落后,所以许多外资企业纷纷在这里建立‘据点’。”“随迁”到印度生活了将近四个月的Aaron表示,一切都不太习惯。他强调,实际上外资现在眼中的东南亚(和印度)市场,也就是十年前的中国。

而在中国节节败退甚至最后被淘汰“出局”的这部分外资企业,在扎根东南亚之后,依旧“死性不改”。

“一个15W的LED灯泡,在中国卖45块钱,许多消费者都已经觉得贵了,然而在东南亚,还是卖大概这个价格,谓之主打高档。”Aaron告诉懂懂笔记,虽然东南亚民众的平均薪资水平在这过去的一两年里,涨了50~60%,但除了马来西亚以外,其他地区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与国内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个所谓‘高档’的LED灯泡,就消耗了一个普通民众月收入的1/20,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他表示,当地LED产品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更为占优。

“与国内不同,东南亚人民更喜欢性价比,就拿手机来说,东南亚卖的最好的往往都是一些廉价的智能手机。”游走于东南亚各国做数码产品贸易的阿恒表示,与国内追求性能和外观不同,东南亚消费者普遍觉得实用数码产品够用即可,“大家收入不高,所以很实际,品牌和外观都是虚的,便宜才是硬道理。”他强调,东南亚的消费水平和理念基本如此,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实用数码,追求的都是低价。当然,“吃”是唯一的例外。

部分外资企业从中国迁移到了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生产成本是降低了,但定位依旧没有找准,需求依旧没有读懂。意图将“发达国家”那一番“高姿态”附加在品牌、产品与价格之中,凌驾于区域消费者对实惠低价的需求之上,显然是不懂得“载舟覆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这些外资企业在东南亚未来市场的拓展上遭遇狙击,连连碰壁。

当“外资”遇上“中资”,谁更懂东南亚人民的心?

雷军出席印尼小米之家开业活动雷军出席印尼小米之家开业活动

近几年,国产手机品牌大肆进军东南亚的新闻频频见诸各大媒体。 然而进军东南亚的并不仅有国产手机品牌,涵盖了生活用品、食品、电子产品等国内厂商纷纷“出海”转战东南亚。

因此,刚刚从国内“落荒而逃”的部分外资,在“定居”东南亚当地之后,又和中国制造业遭遇了。

相比外资企业“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产品价格,“中国货”显得更加亲民。Aaron说,在东南亚的这几个月里,满大街随处可见中国品牌的产品。

“就拿电视机来说,东南亚正逐步淘汰传统老式电视机更换液晶彩电,同样是38寸,国际知名品牌的液晶彩电一台卖到接近人民币3000块钱,而中国品牌大多只要人民币800到1500不等,如果花得起钱,买台2000以上的,基本上都具备有安卓操作系统的。”开始拓展彩电、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贸易业务的阿恒表示,价格亲民,性价比高,是中国品牌电视在东南亚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此外,阿恒也透露,东南亚手机市场,除了中国常见的那几大品牌之外,许多来自国内的小手机厂商也活的十分“滋润”。虽然中国消费者对于小屏幕、低内存、弱性能的手机不感兴趣,但在东南亚依旧仍有非常庞大的市场需求。

东南亚许多民众都刚从“功能机”时代过渡到“智能机”时代,对于智能的定义显然还不是很深刻。所以对于智能机的应用,就偏向于简单实用。“针对这一需求,许多中国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系统,以让用户能够更快的上手。”阿恒说,根据需求“善变”,是中国手机企业在东南亚发展壮大的“秘诀”。

“尤其在印度,很多1000卢布(约100元人民币)左右就能买到的智能手机,大多出自这些厂商之手,这一块是消费主流。”他说,虽然外资手机品牌,尤其是苹果、日韩手机品牌这两年来纷纷“入局”东南亚抢市场,甚至不惜重金设厂,以求无限接近“20亿人口”的消费空间,然而定位与定价却让这一切“努力”变得徒劳。

“(中国厂商的手机)卖得也比较便宜,利润也不高,但是在当地的出货量十分可观。”阿恒告诉懂懂笔记,除了手机之外,几乎东南亚的中资厂商生产的数码产品和日用产品,都是走低价实惠的路线,“即便印度舆论总说我们的不是,但衣食住行却都又离不开中国货。”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饱和,竞争日益“白热化”,所以过度竞争后使得中国企业更懂东南亚这个新兴市场的需求,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抢滩”东南亚的消费市场,渗透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对于人口众多、经济正逐步发展的东南亚板块来说,似乎就是中国曾经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更懂东南亚人民的需求:性价比,接地气,实用而且不套路。所以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地区就显得“驾轻就熟”,部分品牌和产品更是在东南亚大受欢迎。

众多外资外迁到东南亚,希望的就是依靠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让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保持竞争力。但是这个策略却被同样扎根东南亚(以及印度)的中国企业截胡,造成了两面受阻。

如此看来,即便是部分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在“洼地”东南亚市场与中国制造业发生“火拼”,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胜算。“懂”市场和需求,才是市场制胜关键。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