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店遇到江洋大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MIT、亚马逊也在想辙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店交易额也将达到389.4亿元。而随着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无人零售商店将成为下一个零售巨头,预计2020年中国无人零售店将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额将达到4591.5亿元。但是,这个蒸蒸日上的行业无时无刻不应忘记虎视眈眈的江洋大盗。就在上个月,广州发生了无人便利店被盗的案件。
无人店,盗贼已盯上你们
无人便利店企业24爱购创始人王镇方曾在一次论坛上表示,整个零售行业0.5%是被偷盗的,1000亿市场里有十几亿市场被偷掉。他曾做过一个无人销售的测试,一天卖16700元的商品,结果实收只有13700元,有3000元差额。
9月初,广州越秀区公安分区破获了一起无人超市盗窃案,也值得深思。一家"无人售货超市"在盘点店内商品时,发现商品库存与实际销售存在较大出入,并且店主多次看到店内部分贴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形码贴纸被贴在货架等地方,怀疑商品被盗,遂马上报警。警方接到报警之后,经过监控发现3名男子互相掩护,撕掉商品上的条形码之后装入袋子中,即将带出商店时被抓获。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警方蹲守,这些盗窃者便可以大摇大摆将商品带出商店。在撕掉商品二维码之后,无人商店的监控便已是形同虚设。而无人便利店的运营方,也不能每次都在发现库存和销售额的出入之后寻求警方帮助,因为到那时江洋大盗们已满载而归。
这样的案件并非个例,没被发现的还有太多。无人便利店要想平稳地走过爆发期,怕是要好好想想怎么跟江洋大盗斗智斗勇。
防偷盗,商家挥AI利器
虽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本身并没有立场,但在无人零售与盗窃的这场博弈中,明显是无人零售方先拿起了这把武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无人零售商店中,通过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和 学习技术监测每一位顾客的行为。
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美国第一本专业的科技评论杂志)做了一个实验,作者在一家名为“Standard Cognition”的无人商店中尝试偷东西的经历。这家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市的原型商店利用摄像头、机器视觉和 学习技术打造了一个可以自动结账的系统。
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顾客进店之后,系统会为不同的顾客打上不同颜色的标记,每件商品也被以圆圈标出,并且加上了商品名称的标签。这些画面都会显示在店内醒目位置的一个显示屏上。
作者在体验的过程中,用篮子装了很多东西,并悄悄藏起一瓶饮料,而在结账时,购物清单上有这瓶饮料的信息。Standard Cognition的联合创始人和工程师布兰登·奥格尔(Brandon Ogle)表示,在这个原型商店中,物品分类识别的正确率为98%。Standard Cognition正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说通过让这套系统识别更多的产品。奥格尔表示,识别的东西越多,识别正确率越高。
与此同时,亚马逊Amazon Go则利用监控系统、麦克风捕捉、GPS 以及WIFI信号定位的技术。当消费者扫码进入超市后,监控系统就会识别顾客并一路“跟踪”,店内麦克风会根据周围环境声音判断消费者所处的位置。当顾客站在货架前准备购物时,货架上的相机系统便会启动,拍下顾客拿取的商品和离开货架时手中的商品。
此外,阿里“淘咖啡”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的身份确认和基于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的顾客追踪。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用于解决在开放空间里对消费者身份的识别问题,将顾客生物特征与淘宝ID进行绑定,以实现对顾客的身份确认。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主要是追踪消费者在店内的行为及运动轨迹,该功能主要依赖多路监控摄像头。
而深兰科技Take Go的技术方案是生物识别技术。顾客进入Take Go无人店需要通过静脉识别器验证,静脉识别技术比指纹识别精确很多,也更大程度地避免了被冒用的可能性,能够更好地确保用户资金的安全性。Take Go还在顾客追踪方面引入了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对整个无人零售店内物品的监测、识别与跟踪。
结语
视觉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是无人零售业对抗偷盗的武器,但这些技术的普及速度目前还未赶上无人便利店扩张的步伐。但是,即便是配备齐全了这些技术的无人零售店,也只能是最大程度限制盗窃行为的发生,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无人零售这场盛宴,江洋大盗们或许会迟到,但决不会缺席,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在别人不知觉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场人工智能与江洋大盗之间的斗志斗勇,你看好谁?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