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京东的“互联网+零售”大战 圈
3月20日,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再次肯定和鼓励了“互联网+”。而大会前,阿里、腾讯、京东在线下零售行业的频繁收购投资,无疑为这一概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纵观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百度一头扎进人工智能,无暇他顾。剩下的,腾讯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频频出手,尽管晚了一点,但总归没有缺席这场“互联网+零售”盛宴。
至此,阿里“新零售”、京东“无界零售”、腾讯“智慧零售”三大概念席卷零售界,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但你们会不会和社长一样,在眼花缭乱的概念下,一脸懵X,ATJ到底想干什么?一词(XX零售)各表背后是否干得事儿都一样?
估计巨头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3月21日,在2018中国零售数字化创新大会上,腾讯高管阐述了腾讯智慧零售的理念,其官方公众号还发布了题为《腾讯的智慧零售,到底是在做什么?》的文章。借此机会,字头社也将重新梳理ATJ的互联网+零售战略和路径,探寻其各自背后的逻辑。
关于互联网巨头为何纷纷进入零售行业,字头社在《腾讯再续零售梦》一文中有过论述,不再赘述。
互联网+零售,严格说是线下零售,曾经是互相竞争的关系,现在却要“售体网用”,颇有些当年“中体西用”的味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基于ATJ不同的基因,尽管革命的对象相同,路径上却大不相同,最后是一家独大,还是地盘割据,跟其选择的战略战术有极大关系。
先来看看腾讯,从其高管之前的多次阐述和3月21日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腾讯更多的是空中支援,整合其流量、技术嵌入线下零售。
但从线下零售整个链条来看,目前更多的改造集中在营销端,比如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和社交广告产品为商家引流,通过刷脸识别等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供优惠券等,此外还有之前推出的微信服务号、公众号等,更多也是营销和用户管理工具;
目前依靠小程序,也由营销逐渐切入交易环节;
支付环节,则有强大的微信支付;
至于云,则是更底层的技术支撑;
还有一大工具——企业微信,切入商家管理环节。
尽管看似腾讯卡位了线下零售的多个环节,但不难发现,其基本上还是一种技术提供商的角色,我们称之为“空军”,即只负责空中技术支持,而不涉足线下零售整个链条最核心也是最重的那部分。
这个和AJ比较,可能更能看出来差别。
阿里和京东采用的则是“空军”+“陆军”的作战方式,即不仅进行技术输出,更涉及供应链整合、门店装修、品类选择、货架摆放、物流仓配等环节。阿里最为激进,以控股方式进入,进行彻底改造,不仅和腾讯一样,通过支付宝、淘宝、阿里云、人脸识别等产品服务,改造线下零售的技术系统(空中支援),更通过“陆军”部队推进,比如凭借其电商业务积淀而成的强大供应链,整合线上线下供应链,甚至可以将天猫的一些商品提供给线下商家,或者线上线下联合采购,提升议价能力优化品类。京东在“空军”方面和阿里、腾讯类似,“陆军”方面同样进入供应链整合环节,相比阿里,其还有物流仓配这支“王牌师”。
至此,三家的大致路径已经非常清晰:腾讯不碰货,只进行“空中支援”,而阿里、京东则“海空”同步推进。当然这和每家公司的基因有关,作为社交巨头,再加上腾讯电商的教训,只做空中连接是明智的选择。而阿里、京东本身就是电商平台,海空配合推进,无论从能力和推进质量上,都将略胜一筹。
晚清“中体西用”的失败,本质上是一种局部修补改造,而无法形成一套各方面匹配融合的新系统。今天我们来看“售体网用”,异曲同工。一旦将线下零售数字化、智能化,势必产生连锁反应,比如网络营销带来的巨大流量、大数据提供的消费数据,势必影响其供应链和库存的调整,甚至商品在货架上的摆放位置。也就是说,“售体网用”是一套系统工程。
从这个角度而言,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概念,似乎遵循系统工程理念;而腾讯则把这套系统除技术方面以外的东西交给商家自己调整,而这样的风险就在于商家是否有能力接的住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能否找到匹配的零售管理方式,这对商家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腾讯与京东的结盟,某种程度上,两者是一种互补,腾讯“空军”+京东“陆军”。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公司主体,况且京东也有技术输出的动力(空军部队),两家如何平衡其中的冲突?
目前来看,阿里是自己玩自己的,通过收购控股,以一己之力进行系统改造;而腾讯和京东则以联合的方式,或者一家带另一家的方式,与阿里在线下抢场景(即投资零售企业),先通过资本的方式圈住底盘,慢慢融合。因此,三足鼎立中,阿里孤军奋战,腾讯京东结盟,但同时也有一定利益冲突,未来如何难以预料。
不同的方式也将带来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的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大数据,这是未来互联网公司的生命。 上,腾讯将借助空中力量,获得更多场景下的消费数据;而阿里和京东则除了这些数据,还将获得供应链、商家、仓储物流等多维度的数据;广度上,腾讯因为做的轻,可能会在前期场景覆盖方面更加快速更加广,阿里和京东则相对慢一点。
撇开看似高深莫测的名词概念,其实这场“互联网+零售”大战在大逻辑上就这么简单。当然,无论哪种路径,做起来都不简单。
来源|微信公众号:字头社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