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起的银行储蓄,也有涨到4%的一天新金融
标题让人惊讶,事实却是真的。
七姐在互金行业,但身边有很多传统银行的朋友,每次聊起业绩的时候,他们总是说我们行的存款都被你们做P2P的吸走了。银行定存一年2%收益,而P2P的收益高5倍,你说风险大一些,但是老老实实投大平台的几年也好好的没见翻过船。
我说你们还有银行理财,一年也有5%左右的收益。不过话说回来,最近银行理财也被管得很严,一来不允许刚兑,风险由银行自己承受转化为投资人自负;
二来怕期限错配引来的流动性风险,要求取消3个月以内封闭理财产品。后果是今年以来,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发行量逐渐减少,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平均预期收益率在4.36%。
银行产品不行,大家的投资方向自然流向了P2P和货币基金,我平时在和大家聊理财规划的时候也多次推荐P2P和货币基金,简单好用0门槛,风险不高收益不低。还说在负利率时代把钱存银行只会越存越穷。
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像贸易战中特朗普对中兴的禁售制裁事件,让中兴A股、H股双双停牌,中兴的员工、投资者、股民一夜之间跌入低谷。
很多时候国家大政策一来,我们整个资产配置都得重新思考——比如近日,央行新任行长易刚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将逐渐融合。随后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将放宽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非正式指导。
最直接的后果是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浮动上限由之前的1.4倍、1.42倍、1.45倍分别上调至1.5倍、1.52倍、1.55倍,上升幅度较大。拿招商银行举例,大额存单3年利率高达4.13%。那可是保本保息风险几乎为0的正儿八经的银行储蓄,不是拿你一小部分钱去做投资的“结构性存款”,也不是相对风险更高的银行理财。
为什么中央允许银行大额存款利率上调呢?
一来是银行存款利率自2015年10月降息后一直维持在低位不动,二来像文章开头说的,其他理财方式比如货币基金、P2P,甚至银行理财不断在争夺银行存款的资源,银行流失太严重了,连我家四五线小城六七十的老人家都不存款,知道去买理财了。现在中央松口了,利率得以上调。
这种大额存单,适合谁买呢?
第一种,资金有一定积累,希望优化资产配置的城市新中产;第二种,对新理财产品兴趣低,抗风险能力低,习惯银行储蓄的中老年人。
当我们个人可流动性资产达到三五十万以上时,随着年龄渐长和资金量的增长,在集中火力攻收益10%以上投资方向之余,应适当补充一些风险低,安全稳健的资产配置。
我们说过的个人财务四口袋,其中重要的一个是“储蓄口袋”,它的关键词是积累、安全和抗通胀。它的功能在于为自己日后和家庭后代做资产的积累,年龄越大占比越高,这个口袋对流动性、收益性要求低,一般而言能维持在通胀水平不贬值就好。
从各项指标来看,银行大额存单十分适合这个配置的要求,流动性和收益相对低,但是胜在十分安全。那它能不能跑过通胀呢?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如下图:
一般而言,CPI能代表如食品、服装、生活用品、交通信息、教育和文娱、医疗保健等,除房价以外的通胀水平。今年3月两会表示2018CPI涨幅将控制在3%左右。对比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要没有100万拿4.13%的话,20万也可以拿3.83%的利息,能跑赢通胀就可以了。
有人要反问,我放货币基金收益还能高一个点呢,何必搞这个?虽然我们都知道货币基金风险很低,但无论如何也比不过银行储蓄稳定安全。2013年的时候货币基金有6%到7%的收益,然而它每天都处于变动中,几年时间降了3个点,而银行大额存单是能保证你这几年利率不变。
讲了那么多,银行大额存单储蓄虽不是我们逐利的工具,却是资产配置中优点突出的可保留款。
有人问什么时候买合适,政策刚出,我等等利率能再涨点不?目前来看,很多银行都已经用满了额度,继续上调空间有限,所以家庭资产配置有需要的话,近期就可以下手了。购买的时候要注意比较不同银行、不同购买起点、不同期限的利率,还要了解提前支取的计息方式,做出最好的选择。
【来源:七点半理财】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