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堵车闹心,会飞的 真能改变世界吗?洞见

/ 钛媒体 / 2016-07-21 11:22
美国一家名叫“脱离地球”的公司已经推出一款比较靠谱的飞行 ,这款 的外观主体和一般 相似,只是车门的部分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

美国一家名叫“脱离地球”的公司已经推出一款比较靠谱的飞行 ,这款 的外观主体和一般 相似,只是车门的部分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

城市堵车闹心,会飞的
真能改变世界吗?

日前,会飞的 正成为交通界的大热话题,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一家名叫“脱离地球”的公司已经推出一款比较靠谱的飞行 ,这款 的外观主体和一般 相似,只是车门的部分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

正常情况下,翅膀可以折叠;想要飞行的时候,翅膀就会张开,相信一般读者都没有见过实体车辆,但估计大家都能想象出这款 的变身情景,毕竟,这个过程在变形金刚里已经演练了无数次。

除此之外, 巨头丰田也早早涉猎该领域,并推出相似的概念 ;在天津某 博览会上,中国 厂商也曾展出过”会飞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传统的 巨头,还是新概念下的初创企业,亦或是 工业不那么发达的地区,都已经把目光扩散到会飞 领域。

相比于Google的无人驾驶 ,飞行 有着更强的操作性,毕竟,人类已经有了直升机的运行经验,而且它对现行交通系统的冲击更是摧枯拉朽般的,有可能一举改变如今城市的堵车难题,前景和钱景,都非常得诱人。

城市堵车闹心,会飞的
真能改变世界吗?

如何安全上天?

从大的趋势来看, 上天势在必行,一方面城市堵车问题已经如癌症一样,日夜戕害着人类,如今在城市里开车就像坐牢,总是堵在路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另一方面,飞行 所需的技术支援正慢慢成熟,最起码比无人驾驶要成熟得多,而且立法部门也积极推进“会飞 ”的法律健全进程,比如早些时候,美国联邦政府航空管理局就官方认可了“会飞 ”的身份,允许它使用“轻型运动飞机”的许可证上路。此外,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同步批准该车正式上路。

在发展方向上,企业、技术人员、立法单位等相关单位已基本达成一致:我们就是要让 上天,但要梦想成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安全问题。

现有的概念车在陆地上行驶时,最高时速能达到150公里左右,一旦飞起来将会达到200公里,而且设计者势必要考虑空中更高的时速,以满足人类之于速度无休止的欲望,这个数字将会至少提高到300公里。

而按照经典的物理学定律,速度越大,冲量越大,破坏力越大,设计者需要找到足够好用的材料,它必须强硬,以抵抗空中可能的撞击,一只飞翔的小鸟在加速度的作用下也有可能转换成极具攻击性的雄鹰,估计现在的玻璃窗户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太脆太容易碎。

但与之相悖的是, 的重量也需要严格控制,以降低能耗,增加飞行距离,旋翼系统、动力臂系统、电气系统都需要与车体无缝连接,也就是说,用于飞行 最理想的材料应该是既耐用、抗击打能力强,又要轻便以节约能耗,简直是对材料界的一大挑衅。另外,完美的飞行 需要具备相对丰富灵活的操作体验,比如悬停功能就非常重要, 在飞行过程中,如有异常或者想要搞个车震什么的,都需要此类功能…

飞行 的技术问题,纵然是笔者这样的外行人,都能想出各种挑衅式突破,更何况,造 本来就是一件技术含量极高的事儿,一些业内的测试和技术难点更是需要长期讨论并加以克服,而且专业技术之外,更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基础建设,以及“司机”培训系统,都会因飞行 的出现,而做大幅度调整。

比如飞行 的立法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联邦政府颁发“上路许可证”,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0.5步,更详细的交通规则以及控制系统的建立,需要飞行 大量的实践来总结,显然,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另外,飞行 想要上天,需要一条大约800米的跑道,降落时自然也要配套的设施,这些都考验着城市建设者,他们需要把现在的停车场,翻新成带有跑道的“准飞机场”,而且空中的交通设施建制仍需要大手笔的投入,加之,飞行培训学校的建制,飞行教练的素质培养,也是一项更艰巨、更漫长的任务。

正可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人类之所以有此比喻,正在于任何东西上天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是能载人、能拉货的 呢?但正是这种不容易,才加速着从业人员的研发进程,他们必须赶在城市街道被挤爆之前,把 安全地送上天!

城市堵车闹心

坦白讲,笔者并不是 专业人员,但每每看到有关 工业的新进展,就激动不已,热血澎湃,甚至看到电影《哆啦A梦》里的简易飞行器,都能眼前一亮,身体内犹如有一股真气通透无比。

事实上,之所以有这种对于新型 的渴求,正在于每天开车、坐车之烦闷,城市堵车闹心,每每被困在堵车队伍里,像驱虫一样缓慢前进,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上厕所之时,我就有一种去蓝翔买台挖掘机或铲车的冲动,把这些该死的 统统给干掉。

其实,针对堵车和行车安全问题,相关从业人员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首先 设计方面,已经有较大改善,一些价格昂贵的豪车,现在已经基本能保证老司机们不送命了;苹果、谷歌、奥迪等巨头们也纷纷在车载系统领域投下重金,以通过科技手段来降低行车风险。

同时,他们致力于把 改造成舒适的办公场所,比如依靠车载系统,司机们在堵车过程中,可以处理简单邮件、发送会议通知,以及安排日常工作,这有点危险,但也不失为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办法。

另外,Uber、滴滴等打车软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城市行车压力,越来越多的资源正在被大幅度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这些新型 以及商业模式的出现,都是城市堵车诛心的直接体现,也代表着世界各大城市之于交通状况的焦虑和无奈。但显然,这些改善并不足以让城市畅通起来,幽灵堵车、无理堵车依旧随处可见。

城市堵车闹心,但显然,这种焦虑和无奈都无法阻止人类“我想要买一辆车”的欲望,他们对“绿色出行”的招牌视而不见,认为那些都是穷鬼才做的事儿。

有人说:如果每天上班路上,要花2个小时,那么,人生将会变得不快乐。或许,只有真地把 送上天,才能让城市畅通起来,希望在笔者有生之年,能坐车飞行 从容地上一次班,再来一回畅通无阻、说走就走的自驾游。

来源:钛媒体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