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模式之争,全球手机竞争还需靠专利观点

百度百家 / 尚吉刚 / 2016-05-26 18:08
随着IDC公布2016年Q1全球智能手机新的市占率座次排名,小米手机跌出前五,加之大可乐、IUNI等新兴互联网手机品牌清算离场,这些事件综合发酵,近期引发了一轮对于小米模式...

随着IDC公布2016年Q1全球智能手机新的市占率座次排名,小米手机跌出前五,加之大可乐、IUNI等新兴互联网手机品牌清算离场,这些事件综合发酵,近期引发了一轮对于小米模式,或者说是互联网手机模式的广泛反思。

其实在我来看,互联网手机模式在营销和用户参与上确实有可取之处,但任何商品要想持续火爆,产品、技术、渠道、服务等要素,哪一环都不能出现明显的短板,否则即便长板再长也会在快速壮大中埋下隐患。未来的手机产业模式一定是吸取优秀基因在不断进化,所以,中国手机品牌竞争应该告别模式之争,回归到专利、创新、品质这些最本源要素的阶段。

少谈些模式,多做些实事

IDC发布的2016年Q1全球智能手机新的市占率座次排名,排名出现了大幅调整。数据显示,三星和苹果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而华为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了3个百分点。不仅如此,OPPO和 vivo分别取代了联想和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和第五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小米的名次下滑,让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对小米模式,或者说是互联网手机模式进行反思。

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是创新的一部分。相比层层加价的渠道模式,几年前互联网手机模式的出现,让厂商和消费者可以省去中间商直接沟通,且通过注重参与感的营销方式,把用户的需求真正变为指挥产品研发的指挥棒,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且互联网手机模式通过刺破价格虚高的泡沫,也大大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小米、荣耀、魅蓝等互联网手机品牌迅速崛起,也证明了用户对于互联网手机的一些优势是持支持和欢迎态度的。

然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不是只由一个因素决定,市场营销做得再好,也需要产品给力才能相得益彰。特别是对于智能手机产业来说,更不是仅依靠一些营销方式的变化和刺破价格泡沫就能万事大吉。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手机在具备先进性的同时,爆炸式发展了几年之后,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品牌所实行的饥饿营销方式、过度浮夸的营销方式,再加上因为元器件缩水和质量瑕疵引发的用户集体性吐槽,让对智能手机越来越了解的用户渐生疑惑。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手机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分化,像荣耀这样的互联网品牌坚持品控、高研发投入,用扎实做产品的笨方法很快赢得了用户的信赖,而且客单价逐年上升。据去年双十一天猫公开的销售数据测算,荣耀出货量93.72万台,销售额11.23亿元,平均单价约为1198元,而小米手机在天猫销售额约为7.4亿元,出货量为103万台,平均单价约为718元,这相当于荣耀手机的平均售价是小米手机的1.6倍。与之对应的,则是那些热衷于炒作和价格战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在市场趋于饱和时出现了疲态。

小米手机出货量放缓,而荣耀则逆势成长,冷热之间可以看出,手机厂商的供应链掌控能力、研发能力、渠道拓展能力,这些都是赢得胜利不可或缺的,而且无论是哪种手机模式都有长处和短板,所以没必要费很多精力去高谈模式之争,而是要有危机意识,积极弥补短板、加强优势。

手握专利,在全球竞争中才能挺直腰杆

小米在其风头正劲时,赢得了无数赞誉,乃至今年初,仍旧携几年前的余威和惯性的小米被《连线》杂志以雷军做封面人物刊载题为《是时候山寨中国了!》的长篇报道,但在我看来,小米们如果一如既往地采用所谓高性价比、低价格去占领市场,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任何商业模式,其最本质的行为就是商品的销售,而商品的销售无法抛开商品本身的价值而存在,如果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已经明显低于消费者的预期,此时,再高明的商业模式、营销手段,也无法支撑商品的大规模销售。互联网手机创新的商业模式当然也无法违背这一基本规律,而此前火爆的销售,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智能手机虚高的价格,就算没有小米,还会有其他厂商去刺破价格泡沫,让智能手机迎来大规模普及的热潮。

当互联网手机价格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没有内容收费等其它收入,单纯去打价格战,必然导致元器件选择向低价、低质、高参数的方向演进。现在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步入存量换机时代,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的功能需求更高,而价格反而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第一要素了。

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智能手机理性回归到更关注品质与品牌的正常状态。与之对应的,就是原来在产业高速增长时期,百花齐放的格局会因此被改写,当前在市场中生存,越来越考验一个厂商的综合实力。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2016年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度增长率数据,今年Q1只有五家企业依旧保持正增长,有16家企业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手机厂商综合实力的体现,无外乎此前所说的供应链掌控能力、研发能力、渠道拓展能力这几点,而在我看来,若想在今后的竞争中赢得更大主动,研发能力的强弱是举足轻重的,只有有了更佳的研发能力,才能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有了源源不断的受欢迎产品,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全球,也都有了竞争的本钱。

像荣耀在行业趋冷的大背景下,2015年实现了超4000万台的销量,荣耀畅玩5X在今年1月5日登陆美国并亮相CES后,就获得了“THE BEST OF CES”等7项大奖,可以说一举改变了欧美用户对国产手机低价低质的看法,并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这一切其实还是依靠研发、依靠品控这些笨方法。近期央视二套在《寻找顶级制造》节目中就以荣耀做主角,介绍了其严格的品控,而华为在全球拥有16个研发中心、28个联合创新中心,17万员工里有45%的研发人员,过去十年投入研发资金达到370亿美元,这些都是荣耀在今后竞争中的底牌。

前不久,华为与苹果公司达成一系列专利许可协议,按照该协议,苹果每年需要向华为支付上亿美元专利费。和那些因为专利原因不敢出海,或者是海外拓展受到专利诉讼麻烦的品牌相比,荣耀无疑有着更高的起点。在智能手机这样的产业中,专利依然是挺直腰杆必不可少的要素,这些可不是仅靠营销就能实现的。

任何手机企业离衰败都只有数月

科技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变化迅速,一个企业的兴衰或许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诺基亚、HTC等巨头的兴衰变化充分说明了手机行业的残酷性。因此如果手机企业手里没有几个保命的神通,即使庞大如诺基亚,也会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轰然倒塌。

我们习惯性地把荣耀这样的品牌归为互联网手机品牌,其实互联网手机模式只是荣耀贴在身上的标签而已,真正决定荣耀未来的,则是它生来自带的来自华为的文化基因和技术基因。危机意识和一根筋创新的执着,是其它手机厂商真正应该去向荣耀学习的地方。

靠风口可以迅速上升,但如果风向变了,那么飞起的就会快速坠落,所以不要去迷信风口,顺势而为就好,重要的是要像荣耀那样打造自己坚实的翅膀。

我不相信那些速成的成功学,也不存在可以一步登天的商业捷径,别去迷恋所谓高维打低维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是个好东西,但它并不万能,它也需要自我不断进化。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手机企业能够少谈些模式,多做些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尚吉刚】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